森海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7章 提前结束“体验生活”,狱中十七年,森海潮,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侯本福深吸一口气,缓缓走进这间办公室。他身姿僵硬,立正站在办公桌前,眼神低垂,透着几分拘谨。
眼前淡黄色的办公桌,边角处的漆面已有些磨损,看得出历经岁月的打磨。这张桌子比他在钢城看守所和渡口桥监狱入监队见到的干部办公桌都要宽大,静静靠着办公室后面的一扇窗户摆放。窗外透进的几缕微光洒在桌面上,让这张桌子显得庄严而沉稳 ,也让侯本福莫名地感到一丝压力。
坐在办公桌前的干部,面容看上去不过三十五、六岁,脸上带着温和的神色。他的眼神敏锐,当侯本福进来时,微微扬起脸,目光如炬地打量了一下侯本福,随后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指了指办公桌前的一把仿皮椅子,声音平和:“你不用站着,过来坐下。”
侯本福的身子微微一僵,眼中闪过一丝犹疑,随后谨慎而缓慢地向前挪动几步,像是生怕惊扰了这办公室里凝固的空气。他轻轻坐在椅子上,与这位干部之间仅相隔一张桌面,双手不自觉地在膝盖上摩挲。
“我看了你的档案,也看了你在入监队写的‘认罪服法书’,”曾科长的声音打破了平静,“看得出来你对这个罪名和判决结果还是有些不服的。”
这话一出,侯本福的心猛地一紧,原本就紧张的神经瞬间绷紧,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的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裤子。
“这很正常,”曾科长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紧张,语气依旧温和,“本来这世上就没有绝对的公正。但是既然这样判了,而且是改判才有了这个结果,说明这已经是不容易了。你说呢?”
侯本福听到这几句话,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些,他咽了咽口水,试探着问道:“请问领导,你就是曾科长吗?”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忐忑。
“对,我就是我们宣传教育科的曾科长。”曾科长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以后,可能我们在宣教科要打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交道,你对来宣教科服刑改造是抱着什么心态?大胆说,照实说,言者无罪。”
侯本福的脑海里迅速闪过老犯们说过的话,他微微低下头,思索片刻,缓缓说道:“首先感谢曾科长对我的关照,我听老犯们说过,能在宣教科服刑,是很多同改求之不得的,我一定会珍惜。我也一定不辜负曾科长的关心,把干部安排的各项劳动任务完成好。”说这些话时,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曾科长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嗯,说得好,我希望你以后更要做得好。还有一点你也必须做到,就是要放下思想包袱,不要纠结于法院判重判轻的问题。不能改变的东西,就去适应它,不要说你们,我们有时也得委曲求全。”
侯本福重重地点点头,抬起头看着曾科长,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敬意。曾科长这番客观中肯的话语,就像一道光,穿透了他心中那层阴霾,让他在这压抑的监狱环境中,感受到了一丝难得的温暖与理解。
“我们宣教科改造环境比较宽松,但是改造任务也比较重,你们的任务也比较特殊,主要是协助我们干部做好全监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宣教宣教,就是宣传教育。这也算是和你在外面从事的工作对口吧?”曾科长的笑容自然而亲切,话语之间没有空洞的高调,这让侯本福感觉无比亲切和贴心。
这不由得让他想起钢城看守所的领导和干事们,他甚至想到,如果不是有这样的执法队伍,关押和改造罪犯的看守所和监狱,凭什么能让曾经无恶不作的罪犯心悦诚服地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他完全放松了原本紧张而不知所措的心态,以积极和坦诚的心态与曾科长聊了很多话题。聊到最后,曾科长甚至和他探讨起了他发表在《前江监狱工作报》和《新生报》上的几篇文章,这更是让侯本福将曾科长视为良师益友。
这次谈话渐近尾声,曾科长目光平和地看向侯本福,语气温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侯本福,你先去重体力劳动的建筑大队参加劳动一个月。这一个月,就当是体验真正的劳动改造生活,好好磨炼磨炼自己。一个月后,再回到宣教科,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具体安排岗位。”
侯本福点了点头,心里虽对未知的重体力劳动有些忐忑,但一想到这是改造的必经之路,是走向新生的起点,内心便又充满了希望。
按照曾科长的安排,此后侯本福每天天还未亮就早早起床。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宣教科监舍,生怕惊扰到还在熟睡的其他人。来到坝子上,建筑大队的出工队伍已经排得整整齐齐,他赶忙加入其中。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一门岗外面进发,那里,监狱外的建筑工地正等待着他们。
到了工地,侯本福便投入到繁重的劳动中。他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着沉重的砖块,肩膀被磨得生疼;又挑起装满水泥沙浆的担子,一步一步艰难前行。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骨头像散了架一般。然而,每当夜幕降临,他躺在监舍的床上,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一想到自己正在努力改造,未来充满希望,心中便涌起一股力量。
原本计划为期一个月的“体验生活”,在半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发生了变化。侯本福刚结束一天的劳累,正准备休息,宣教科服刑人员积委会主任匆匆赶来通知他:“侯本福,明天你不用再跟着建筑大队出工了,跟着本宣教科的同改去宣教大楼听候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晨光熹微,侯本福便跟着本科十六个同改来到宣教科大楼。积委主任让他先在教研室等着,还安慰他:“别着急,一会干部就会来给你安排改造岗位。”
积委主任在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后,把分散在各自岗位上的同改们都召集到了教研室“集中”。等所有人都到齐后,积委主任面带微笑地说道:“这会干部们在开会,我们也趁着这个机会抓紧时间集中一下,估计过一会干部就会叫我们去办公室开会。”接着,他话锋一转,“我们集中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个新同改,侯本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