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华俄条约
逸辰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7章 华俄条约,军阀:从西北边陲崛起,横扫列强,逸辰公子,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记者们的相机不停闪烁,将这历史性的一刻永远定格。而谢尔盖默知道,这些照片明天就会出现在世界各国的报纸上,向全世界展示沙俄的耻辱。
随着方醍醐宣读条约的每一条,会场内的气氛愈发热烈。
";这是我们的胜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激动得站起身,泪流满面,";我终于可以回到故乡了!";
";苏总统万岁!";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华国万岁!";
那些来自被占领地区的民众代表们相拥而泣,几十年的等待,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有人高举着从家乡带来的泥土,有人展开了老旧的地图,更多的人只是不停地鼓掌,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着内心的激动。
而在记者席间,各国媒体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这简直难以置信!";英格力帝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手忙脚乱地记录着,";苏正阳竟然真的让沙俄低头了!";
";五千万金卢布的赔款!";法兰西帝国费加罗报的女记者瞪大了眼睛,";这个数字比我们预计的要高出太多!";
";看看谢尔盖的表情,";伯德帝国的记者低声说,";这哪里是什么平等条约,分明是一份投降书。";
闪光灯此起彼伏,每个记者都想捕捉到这历史性时刻的每一个细节。
";这将彻底改变远东的格局,";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喃喃自语,";华国,这个曾经的东方古国,正在以一种令人震惊的方式崛起。";
";苏正阳才二十六岁,";一位资深外交记者摇着头,";他用这种方式向世界宣告华国的归来,手段之狠辣,让人不寒而栗。";
会场内的温度似乎在不断升高。华国民众的欢呼声、记者们的议论声、相机的快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历史性的画面。
而在主席台上,方醍醐依然在一字一句地宣读着条约。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沙俄的尊严上,也敲在在场每个外国记者的心上。
";谢尔盖部长,";章栾玉悄然来到谢尔盖默身边,声音低沉,";马上就轮到您了。";
谢尔盖默浑身一颤,仿佛被宣判死刑的囚徒。他知道,最艰难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就在这时,方醍醐的声音从讲台上传来:";接下来,让我们有请沙俄帝国外交部部长,谢尔盖·彼得罗维奇先生。";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清晰:";谢尔盖部长将代表沙俄帝国,承认他们在历史上的错误行为,并在全世界面前,签署这份具有历史意义的条约。";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谢尔盖默身上。闪光灯更加密集地闪烁着,仿佛要将这一刻永远定格。
";部长...";伊万诺夫在一旁低声道,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痛苦。
谢尔盖默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站直身体。他知道,此刻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都将被全世界的媒体记录下来。
";请吧,谢尔盖部长。";章栾玉做了个请的手势,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但谢尔盖默从这微笑中读出了某种无情的意味。
在主席台上,苏正阳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这一切。而方醍醐则优雅地退到一旁,等待着这场历史大戏的高潮。
现场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所有人都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代表,如何在全世界面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此刻的谢尔盖默,只觉得每一步都如此沉重,仿佛要踏上断头台的阶梯。
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演讲,将永远载入史册,成为沙俄帝国最黑暗的一页。
而那个年轻的总统,正悠然地坐在主席台上,等待着欣赏这出他精心编排的好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