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书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6章 摩尼教,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三十年书虫,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腊月的青溪县街头,寒风卷着细碎的尘土打旋。

方腊裹紧打着补丁的粗布衣裳,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

街边摊位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撞进他的耳朵。

“来,看一看瞧一瞧啊!”卖糖的老汉举着插满麦芽饴糖的草靶,糖丝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新出炉的麦芽饴糖!”

“来来,听大师讲经说法啦!”转角处临时搭建的木棚下,几个身着白袍的人敲着铜钹,猩红的“摩尼教”旗幡被风掀起,“新来的摩尼教大师,当场让你开悟!”

这些热闹景象在方腊眼中都只是让他更加烦躁。

他盯着青石板路上交错的脚印,方有常昨日说的话,像一根烧红的铁签反复搅动他的心,工钱要减,漆园难撑。

方腊想着家里的艰难,三个娃还在长身体,想着墙角那缸腌菜,能不能怕是撑不到开春。

“方腊兄弟!”一声呼喊打断思绪。

肉铺老板王屠户从油腻腻的案板后探出身,肥厚的手掌在围裙上蹭了蹭,“赊两斤肉过年?还是老规矩,元宵后结账。”

方腊喉结动了动,木然摇头。

余光瞥见王屠户身后挂着的猪头,突然想起自家灶台上只剩半把糙米。

正转身要走,木棚那边传来一声高喊:“世人皆苦,唯有明尊能渡!入我明教,灾厄不侵!”

几个蓬头垢面的流民踉跄着扑向木棚,方腊鬼使神差地停下脚步。

只见棚内走出个瘦高的灰袍僧人,手中托着铜盘,盘里大米在阳光下闪着奇异的光。

“信我教者,共享圣粮。”僧人口中念念有词,将米粒分给众人,只是不管怎么分,盘子里的米好像都分不完一般!

“那米粒……哪来的?”方腊不知何时已挤到前排。

僧人抬头,浑浊的眼珠转了转:“施主,可知‘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这米,自万千教众心愿中来。”

方腊攥着腰间磨得发亮的采漆刀,突然觉得掌心发烫。

方腊只觉的昨夜方有常弓着背说“税赋太重”的模样,与眼前僧人手中的米粒在脑海中重叠。

街边麦芽饴糖的甜香、摩尼教铜钹的声响,搅得方腊心烦意乱,只觉头晕脑胀。

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成了恼人的噪音,让方腊愈发急切地想要回家,好好歇歇。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这嘈杂之地时,那僧人呵呵一笑,眼神中透着一丝神秘,说道:“施主与我教有缘,这米合该施主享用!”

方腊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僧人便不由分说,直接将手中的米倒在了方腊怀中。

那沉甸甸的重量让方腊微微一怔,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大米。

他低头看着怀中的大米,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这些大米,对于此刻为生计发愁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摩尼教”这三个字,也深深地印在了方腊的脑海中。

“大师,这……”方腊抬起头,看着僧人,眼中满是疑惑。

“施主无需多言。”僧人摆了摆手,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这是明尊的旨意,也是施主的福分。日后若有闲暇,可来我教的庙宇,聆听教义,感受明尊的慈悲。”

方腊稀里糊涂的点了点头。

“多谢大师。”方腊低声说道,不管明尊是不是慈悲,反正这米,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能让他喘口气。

“不必客气,望施主能早日得悟。”僧人说罢,转身走进了木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女穿男:下乡娶妻后他赢麻了

喜欢酸味子的唐沫刚

快穿:渣女她一心只想撩美男

绝色冷艳

重生七零大佬美娇娘

野花伤人

挽韶华

汐洋汐上

官场智斗

鲍尔日

五年后:她带五个缩小版王爷回归

蛇女迎风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