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7章 添人,落水后,又被军户了,两口粥,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样的人,她可以体谅。
不过,让关氏或者王二妮回食堂是不可能了。
刚已经和张玉确定,以后用下人。
这件事不能更改。
以后食堂全部是下人,他们母女进去也会格格不入。
“她的事你记着些,等这件事风波过去,再找王二妮过来。”
青翠开心极了,笑眯眯答应,“是,夫人。”
刚把那些贪心的婆娘开了,她们这边急着安排王二妮,张家倒是不怕,但王二妮家连个顶立门户的都没有,少不得受气。
青翠暗暗把这件事记在心上。
“阿筝呢?”张玉惊愕不已。
怎么自己回去了,都不叫他,张玉有些委屈。
拜别卫烈,张玉急匆匆跑回家。
柳筝瞅着他慌慌张张进来的样子,面色有些诡异。
“阿玉这是怎么了,神色这般慌张?”柳筝收敛神情,轻声细语和他说话。
张玉抖了一下,有些心惊肉跳。
刚刚进来前柳筝的表情,他都看见了,很不好。
这会儿,说话竟十分温柔。
他坐在柳筝对面,两人中间隔着小小的榻案。
想拉着她的手说什么,瞥见站在一旁的青翠,摆摆手,让她出去。
青翠出去,带上门,张玉才拉起柳筝的手,细细观察她的表情,“阿筝你怎么不开心?”
柳筝皮笑肉不笑地挑挑嘴角,“没有,我很开心。”
才怪!
张玉一丁点都不信。
为什么呀!
“你不会为了卫烈生气吧!”张玉猛地站起来,不停地走来走去,“你怎么对他这般关心?”
柳筝恨不得打死他,将榻上的软枕向他扔过去,“乱想什么?”
张玉伸手接住,凑到她跟前,“那你为何不开心?”
她向旁边挪了挪位置,让自己离张玉远一些,“你们讨论清楚没有?严家姑娘到底可怜不可怜?”
小动物般的直觉,张玉立刻道:“不可怜,她过的日子那么好,天下比她可怜的人多太多。”
柳筝心里满意,脸色有些缓和,“我看你们讨论的很投入。”
“才没有,都是卫烈。”
柳筝点点头,没抓着这件事不放。
卫烈这毛病在百姓看来,应该叫做无病呻吟。
吃饱了撑的。
第二日。
也许昨日催促询问的原因,牙行的人提早赶到,带来一大批待选的人口。
想来应该天没亮就开始赶路,才能这个时辰到驻马卫。
曹管事搬来两把舒适的椅子,柳筝和张玉坐在廊下。
人牙子满脸堆笑地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名册,准备随时为他们介绍每一个人的情况。
这次带过来的人不少。
老中青男女老少,应有尽有。
更是带上了不少有手艺傍身的人。
有手艺的人,好是好,就是贵。
食堂的人迫在眉睫,昨日不只青翠娘过去帮忙,卫烈那边也去了几个人打下手。
不然他们家这小猫两三只,全用上也不见得忙得过来。
年轻未婚的女子全部后退。
温荣坊里男子多,若是不想出现香艳事,就得找成家的婆子,或者男人干活。
以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柳筝认为尽量选择男子。
更方便些。
柳筝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的人群,心中已有初步的打算。
她需要的人不仅要能干,而且要忠心可靠。
她开口道:“会灶上活计的站出来。”
先找大师傅要紧。
话音刚落,就有两个人应声而出。
一个是孤身一人的酒楼大师傅林峰。
自幼便对烹饪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年的磨练和钻研,终于练就了一手精湛的厨艺。
曾经是京城大酒楼的首席大厨,拿手菜色香味俱佳,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那家酒楼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他也因此失去了工作。
后来,连续在任职几家酒楼,都因为经营不善倒闭。
在无人敢用他。
他无亲无故,开始一个人四处漂泊。
最近厌烦了这种日子,酒楼他是不敢再去了,想着卖身为女,找个人家养老。
另一个是带着一家老小的村里红白事大厨赵铁柱。
长得憨厚老实,村里红白喜事时不可或缺的大厨。
继承祖辈传下来的烹饪手艺,擅长制作各种地道的农家菜肴和点心。
据他自己说,他的厨艺在村里人人夸,无论婚宴还是丧宴,就没有他不拿手的。
他祖上是北方边人,曾经因为战乱逃亡南方,在那边扎根数十年。
现在,又因为灾荒,拖家带口逃回北地。
可惜家里孩子,老娘路上重病。
当时,只有路过的人牙子有药,但是也十分紧缺,自己人用都不够。
不得已,他将自己和家人一起卖给了人牙子。
两人都表示自己擅长烹饪,可以胜任厨房的工作。
柳筝心里更倾向于红白事大厨。
为了考验他们的手艺,柳筝让青翠带着两人去厨房,让他们各自做一道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
等着两位师傅的时间,人牙子又带上些和柳筝、张玉两人年龄相差不大的丫鬟小厮,供他们挑选。
人数不少。
这些丫鬟小厮中,有些细皮嫩肉、举止大方得体,一看就是原来在大户人家里做过事的,有工作经验。
大多数是穿着普通农家衣服的丫鬟小子打扮,看上去朴实无华。
和柳筝刚穿来时的样子相差不大。
张玉有些担心地问:“他们为何要卖身?”
买回来的人如果来路不正或者心存不满的话,很可能会给家里带来麻烦。
人牙子恭敬道:“老爷您放心,我们牙行的名声一直很好。我们从来都讲究一个心甘情愿。”
人牙子说的骄傲。
不管是亲生父母卖儿卖女还是其他情况,他们都要确定孩子是愿意的才行。
再一个,他们从来不收来历不明的人。
每个都能查到根底,祖宗十八代。
像有些人手中的货,虽然便宜,但是来路不正,他们是坚决不要的。
还有街边的乞儿,除非没办法,或者来能查到跟底,否则,他们是不会收的。
他们牙行做的多是高门大户的规矩,万一弄出什么细作类的事情,东家还要花费大价钱收拾烂摊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