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荆南大治以及来自江东的书信
未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9章 荆南大治以及来自江东的书信,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未夬,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建安十三年很快过去了。
建安十四年,荆南大地,在刘封的治理下焕发着蓬勃生机。
江陵城作为治所,热闹非凡。
街边商铺林立,行人摩肩接踵,叫卖声、谈笑声此起彼伏。
刘封的府邸内,书房中灯火通明。
刘封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眉头微蹙,正专注地看着桌上的炼钢工艺改良图纸。
一旁的徐庶,目光深邃,不时在图纸上指指点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周不疑则站在窗边,双手抱胸,眼神中透着聪慧与锐利,思索着新的改进方向。
“先生,你看这炉体的材质,若再加入些石英砂,是否能提高其耐高温的性能?”
刘封抬起头,目光中带着询问。
徐庶微微颔首:“少将军所言有理,石英砂或许能增强炉体的耐火性。
只是这比例还需仔细斟酌,以免影响炉体的坚固程度。”
周不疑转过身,走上前来,眼中闪烁着光芒:
“不仅如此,鼓风的频率也可再做调整,或许能让铁水中的杂质氧化得更充分。”
刘封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思索之色:
“二位所言极是,那就按此方向再做尝试。
这炼钢之法关乎我荆南的兵器锻造,万万不可懈怠。”
三人正讨论间,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
“将军,廖大人求见,说是农田之事有重要情况汇报。”
刘封微微皱眉,心中暗道:
“这廖立此时前来,定是有紧急之事。”
他挥了挥手:
“让他进来吧。”
片刻后,农官廖立匆匆走进书房。
自从廖立跟随刘封从武陵返回江陵之后,便被刘封授予农官。
刘封此举便是要看看名士廖立能否胜任一些基础的工作。
毕竟如今刘封手下急缺能够处理基本事务的官吏。
虽然农官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但廖立工作也算尽心。
只见他脸上带着兴奋与激动:
“将军,大喜啊!今年采用曲辕犁耕种,又推广了玉米和番薯,这粮产量比往年竟多出了三成有余!”
刘封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好!这曲辕犁和新作物果然效果显着。
百姓们能吃饱饭,我这心里也就踏实了。
这也少不了廖先生的辛苦。”
廖立闻言微微颔首。
近来廖立确实没少在农事上下功夫,原本的武陵名士如今也成了合格的官吏。
徐庶也微笑着点头:
“少将军重视农业,推行良策,实乃荆南百姓之福。
有了充足的粮食,我们的根基也就更加稳固了。”
周不疑眼中闪过一丝骄傲:
“如今我荆南,兵强粮足,在这乱世之中,也有了与各方势力一争高下的底气。”
刘封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窗外灯火辉煌的江陵城,心中感慨万千。
想当初,刚接手荆南四郡时,这里民生凋敝,百废待兴。
如今,在众人的努力下,已是一片繁荣景象。
“这一切不过是个开始,前方的路还长。
曹操虎视眈眈,江东野心勃勃,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刘封转过身,目光坚定地看着徐庶、周不疑以及一旁的廖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