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嘉年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同意,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南方有嘉年华,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荣禧堂后一阵骚动。

宝钗,湘云,迎春,探春,惜春,甚至刚回来的元春都是拿眼看向黛玉。

难道要选取黛玉入宫?

黛玉心中也是慌乱无比。

和宝钗,元春不同,她就根本没想过要入宫。

眼看众人怪异眼神,黛玉心中六神无主。

若真的入宫……

自己那些小女孩的幻想岂不全落空了?

隆正帝都快五十了。

哪怕直接封妃,黛玉也不愿意!

决不!

……

京师东便门附近的接官亭中,风尘仆仆的林如海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客人。

微服的隆正帝微笑着拱手。

众目睽睽,林如海只能长揖为礼。

就这已经有些过分。

户部左侍郎已经算国之重臣。

满朝公卿,有几人当得起林如海的长揖?

“林兄弟不必如此,你我睽违十余年未见面了。”

隆正帝极亲热,挽着林如海的手进入亭中。

自有驿丞亲自前来伺候。

净水洗脸,洗手。

京师在明清以降就是风沙不断。

主要原因是燕山山脉几乎是秃的。

草原放牧过度,还有一些农耕区域,草场破坏严重。

榆林城北,原本是汉唐河套北边,水草丰茂之地,到明中期已经是沙漠了。

甚至榆林城经常被灌沙子,满城皆沙。

京师也好不到哪去,经常大风沙天。

纯农耕文明,越是人口多的时期,对自然环境和植被破坏就越严重。

百姓需要开出更多的地,哪怕是草地,坡地,林地。

同时盖房造屋要木料,日常烧火做饭也要柴薪。

百万人口的城市对木料的需求是天文数字。

别的不说,光是大内每年就需要五六百万斤的木炭。

木炭哪来的?

当然是伐木烧出来的。

满眼秃山可不太正常了。

也就南方一些深山老林才能一片青碧,北方四处秃山。

风沙大,每个人都满脸尘土,不洗洗简直不能见人。

在古代,接风洗尘不是客气话,是实际需要。

……

待林如海收拾完,君臣说话。

隆正帝简短交代了一些政务。

无非是整顿户部吏治,清查账簿,还有就是继续追缴库银。

都是苦活,累活,需要精明谨慎,同时手腕强硬。

还得是孤臣。

一旦有党,需要照顾同党,做事就只能瞻前顾后。

隆正帝当皇子时就是孤臣作派,他喜欢和选中的重臣,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是孤臣。

“臣一定不负所托。”

林如海心中叹息,皇帝这是把自己当驴了。

在扬州辛苦十几年,功劳不小。

入京后如果是厚道皇帝,应该安排自己进礼部。

几年后以礼部尚书入阁。

又养望,经营人脉,又不必劳累。

好家伙,刚进京就又是把千斤重担压上来。

皇帝自己就是这性格,不惧艰难也不怕辛苦,累吐血了把血擦擦继续干。

就是苦了这些跟着皇帝混的大臣了。

不过……

林如海心中也是感动。

没有这种性格的皇帝,怎么谈的上大周中兴?

他在淮盐上的革新,只能算“术”,不能算“道”。

皇帝是要更改治理之道!

摊丁入亩只是前奏。

涮新吏治,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

加上库银回收。

十年之内,大周的户部银库从可以跑老鼠到银两粮食满仓,一点也不会夸张。

另外吏治革新,朝廷权威增加,治理地方更容易。

钱粮一多,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大幅度上涨。

就算隆正一朝没有办法灭绝虏运,但国势强大,此后对鞑子们可以更加强势,不必担心隔一阵被人打进来,甚至围攻京城。

这种皇帝,你能怎么办?

只能给他卖命了。

以功劳见赏,没别的路子可走。

倒是隆正帝,说的嘴都干了,林如海如终如常,令这位天子也是颇为钦佩。

林卿这养气功夫……

到家了。

隆正帝顽心一起,喝了口茶,笑道:“林卿,你功劳之大,一个侍郎无以酬卿。朕有意令卿之女入宫,先为贵人,再封为四妃之一的贵妃,宫中贵妃缺位很久了!”

不得不说,虽是有相戏之心,但隆正帝诚意还是很足的。

按周制,是一后,三夫人,九嫔。

还有什么世妇之类,后世就不采纳了。

三夫人,后来改为四夫人,也就是四妃制。

除了皇后,就是四妃。

一般就是贵,淑,德,贤四妃。

历朝相差不多,最多字眼有所不同。

隆正帝当年的皇妃还在,也就是皇后,但这位不好色,为皇帝前还有多名子女,为皇帝后,这几年一个子女没有。

是全身心扑在国事上了。

估计身体也可能是有隐疾。

贾元春封妃几年,也是没生子嗣。

且元春封的是贤妃,也就是四妃的末尾。

贾家狂喜,主要是因为封妃就是古制三夫人之一,算是很有地位了。

若是贵妃……

怕是贾家的人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戴权,夏守忠,周太监等人,绝不会也不敢去敲贵妃家人的竹杠。

黛玉一入宫,直接给贵妃。

若年岁渐长,十余年后加皇贵妃也有可能。

没错,宫中是一后四夫人,就是一后四妃。

但年高德长在宫中时间久的贵妃,照例会加皇贵妃。

一个皇字加上去地位就不一样了。

就算将来隆正帝崩了,皇后是皇太后,皇贵妃也是皇太贵妃,地位远超一般太妃,新君也必须给予一定的尊重,否则可被视为不孝。

这诚意,隆正帝也算给足了。

林家可以说也是成为重要外戚之一了。

林如海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

唯一坏处,就是容易成为文官群体中的异类。

毕竟文官不喜欢和皇家结亲,对和皇家结亲的同僚,也会持排斥态度。

但林如何还真不需要!

林家也不需要。

林如海简在帝心,股肱之臣,哪需要把自己女儿送到宫里去?

况且林家无后,自黛玉之后这一脉算断绝了,黛玉就算成了妃嫔,能荫庇谁?

给黛玉找个好亲事,彼此相配,小夫妻能够感情好,哄着黛玉舒舒服服过关这一生,这才是最要紧的事。

这也是林如海将黛玉送到荣国府的原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之混沌葫芦

飞翔的军子

死寂之土

余安生的鱼

你有100亿攻,外面最高30攻

风月白

认错人领错证,豪门继承人嘎嘎香

沁月皎

血泪葫芦弯

墨香莲青山

凤舞银环

cm2w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