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后疫病时代的新使命
王行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 后疫病时代的新使命,医心恋唐:穿越时空的爱恋,王行衍,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晓和李承轩连忙跪地,恭恭敬敬地谢恩。皇帝接着语重心长地说:“朕还希望你们能继续为大唐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如今,疫病虽然平息,但医学的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绝不能停滞不前。朕希望你们能在京城建立一所医学馆,广纳天下学子,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让大唐的医学更加昌盛繁荣,福泽万民。”
林晓和李承轩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再次跪地,声音洪亮而坚定地齐声说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从皇宫出来后,林晓和李承轩便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筹备医学馆的建设。他们不辞辛劳地四处选址,踏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仔细考量每一处场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交通便利程度等诸多因素。既要确保医学馆有足够宽敞的空间容纳众多学子和齐全的教学设施,又要方便患者前来就医和学习交流。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终于选定了一处绝佳的位置。
接下来便是招募医学人才,组建师资队伍。他们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地的名医、学者前来任教。有些德高望重的前辈,被他们的诚意和对医学事业的热忱所打动,欣然应允;但也有些人心存疑虑,担心这新兴的医学馆能否长久存续。林晓和李承轩便亲自上门拜访,与他们促膝长谈,分享自己的理念和长远规划,最终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制定教学计划和规划课程设置同样是一项艰巨繁杂的任务。林晓结合现代医学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大唐的实际国情,精心设计每一门课程。从基础的医学理论知识讲解,到临床实践操作的严格训练,从传统的中医经典研读领悟,到与西域等地医学的交流融合拓展,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深思熟虑。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遭遇了不少困难和阻碍。有些人对医学馆的建设持怀疑态度,在街头巷尾窃窃私语、议论纷纷,认为这是在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如把这些资源用在其他更实际、更紧迫的地方。还有些人对林晓的教学理念提出质疑,觉得她引入的现代医学知识和新颖的教学方法,偏离了大唐传统医学的既定轨道,难以被大众接受。
面对这些质疑和困难,林晓和李承轩并未被吓倒。他们耐心地向人们解释医学馆的重要意义和长远价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们还邀请那些心存疑虑的人参观医学馆的建设现场,让他们亲身体验自己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态度。通过一次又一次耐心的沟通和交流,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林晓和李承轩的不懈努力下,医学馆的建设逐渐步入正轨。一座宏伟而庄重的建筑在京城拔地而起,它的外观气势恢宏,彰显着医学的神圣与庄严;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充满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这里,即将成为医学人才的摇篮,孕育着大唐医学的未来和希望。
林晓站在医学馆的大门前,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她坚定而自信的轮廓。她看着来来往往、充满朝气的学子们,心中满是希望。她深知,自己和李承轩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大唐的医学事业也将在他们的努力下,迎来新的辉煌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