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折不后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筑堤准备,回到古代积功德,遇挫折不后退,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罗强在县衙的安排下,接收了这二千一百多人的工人队伍,如此大规模的施工队伍若以私人名义组织,肯定会引起官府的疑虑,但如今由县衙正式出面统筹,有了官方背书,运作起来自然顺畅许多。
罗强作为这支两千余人队伍的总指挥,此前跟随张华学习的军事化管理知识正好派上用场。他将工人按军事编制分为:每50人设一工队,由队正管理;每10队设一营,配备专职调度人员;设立专门的督查组负责考勤纪律。
在罗强的指挥下,这支庞大的施工队伍展现出惊人的效率,每日卯时准点点卯、各工队按计划轮班作业、材料运输井然有序、施工进度精确把控。
工人们虽非军人,却在这样严整的调度下各司其职,整个工地运作得如同精密的机械。这种高效的组织管理,为后续河堤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偶尔有县衙派来的公文传达人员见此情形,也不禁暗暗称奇,再不敢小觑这民间组织的工程。
根据县衙的安排,还有二十余家富室需派遣监督人员参与河堤工程,县衙对他们的具体规定如下:人员配置,每家需派遣一名主事(须为家族子弟)、一至两名随从。他们的职责权限仅限现场观摩施工过程,无需参与施工做事,更严禁干预施工、越级上报、擅自更改施工方案等。
为此,张华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又设立专门的管理队负责监督这些监督人员。张华制定的管理制度,针对违规处罚措施如下:
初次违规,警告并记录在案,需要罚款,罚款由县衙收取;
再犯,上报县衙处罚其个人,需要罚较多的款,罚款由县衙收取;
严重或再犯,上报县衙处罚其个人及家族,有可能追究刑事责任,还需要罚巨额的款,罚款由县衙收取。
责任划分中特别指明,如果监督队不干涉施工,待工程顺利完成则最好,众人可以平安回家,如果一但因监督队的扰乱而影响工程,相关责任人就要接受处罚。
对监督队的具体日常管理由县衙安排人手全权负责,称为管理队队正,队正以可直接处置违规行为。
起初,陈志本打算派自己的心腹,县衙的刘班头负责管理监督队,认为这样既正式又稳妥。但陈云得知消息后,立即动起了心思。
\"兄长,\"陈云端着一盏茶走进兄长的书房,脸上堆满殷勤的笑容,\"听说要派人去管那些富家子弟?\"
陈志头也不抬地批着公文:\"此事已定刘班头,你不必操心。\"
陈云不急不躁,慢慢绕到兄长身后,替他捏起肩膀:\"刘班头固然老成,但那些纨绔子弟最是奸狡,恐怕他们会阳奉阴违。不如...\"他手上力道恰到好处,\"让我去吧。\"
见陈志皱眉,陈云立刻补充:\"跟着张华做事,我能学到真本事。您看这几日他教我功课,连兄长都夸我进益了。\"
陈志手中的笔微微一顿,想起弟弟近日在张华的督导下,确实用功,也精进了不少。又思及那些富户子弟确实不好管教,若不派个有身份的去压着,恐怕他们不服。
\"罢了,\"陈志终于松口,\"但你得带几个衙役同去,再从府上调几个得力的家仆。\"
就这样,陈云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管理队队正。他腰间挂着县令府的令牌,身后跟着四名衙役和四个陈府家仆,在工地上威风凛凛。那些平日里跋扈的富家子弟,见是县令亲弟坐镇,又带着官差,个个都收敛了不少。
陈云还为此特别制定了《督工守则》,要求各家子弟每日签到,并在指定区域活动。这些富室子弟虽然心有不甘,但是陈云虎假虎威,借着县衙的威权,倒也无人敢造次。整个监督体系既满足了富户参与的要求,又确保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