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折不后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解释,回到古代积功德,遇挫折不后退,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盈一边听,一边认真地用笔将诗句记录下来。她看着纸上的文字,虽然通俗质朴,但诗意深远,不禁赞叹道:“这首诗真是太好了!张华,没想到你对种地的人如此有爱心,能写出这样深刻的诗句。”
张华听了,脸上有些尴尬,连忙摆手道:“盈盈,你误会了。我本身就是农民出身,自然对种地的艰辛深有体会。这首诗不过是表达了我对农民的一点同情罢了。”
黄盈听了,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到张华时的情景。那时的他衣衫褴褛,满脸尘土,与现在这个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张华简直判若两人。她忍不住掩着嘴偷偷笑了一下,但很快又收敛了笑容,不敢再提这件事,既怕伤了张华的自尊,又怕张华想起自己当日的刁蛮。
她转而问道:“张华,我还想问你一件事。那天你和赵源斗诗,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听人说赵源赢了,可我根本不信他会作诗。你一定是让着他的,对不对?你快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我可好奇了。”
张华一听,眉头微微皱起。他本不想再提这件事,毕竟那天的斗诗不过是赵源为了羞辱他而设的局,他并不想因此而与赵源纠缠。但黄盈显然对这件事充满了好奇,一再催促他说明情况。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盈盈,那天的斗诗其实没什么好说的。赵源不过是借题发挥,想要让我难堪罢了。我本不想与他计较,但他一再挑衅,我只好应付了一下。”
黄盈却不依不饶,追问道:“那你到底是怎么应付的?赵源真的作诗了吗?他作的诗是什么?你快告诉我嘛!”
张华见黄盈一再追问,无奈之下,只得将那天赵源抄袭汉朝无名氏的诗《今日良宴会》的事情说了出来。他苦笑着解释道:“赵源那天的诗,其实是抄了汉朝的一首无名氏之作。我被逼无奈,也只好抄了一首诗来应战。结果,赵源联合青楼里一个自称是江南名妓的粉头,既吹捧了自己,又借机打击了我。”
黄盈听完,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挤了出来,好一会儿才停下。她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脸上还带着笑意,好奇地问道:“张华,那你作的诗是什么?背来听听嘛!”
张华有些尴尬,摸了摸下巴,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道:“其实我作的诗也是抄的,不说也罢。”
黄盈却不依不饶,笑嘻嘻地说道:“就算是抄的,你也说一下嘛!我保证不笑话你。”
张华见躲不过,只得叹了口气,将那天所抄的诗缓缓念了出来: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黄盈听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立刻拿起笔,将这首诗一字一句地写了下来,然后又拿出刚才记录的《今日良宴会》对比了一番。她仔细品味了一会儿,抬起头,认真地说道:“这两首诗都很不错。《今日良宴会》所歌咏的是听曲感心,写客人对酒听歌的感慨,表现出‘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愤慨。而《人生无根蒂》看似杂乱的拼凑,其实却向世人道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相比之下,我还是更喜欢你抄的这首诗多一些。”
张华听了,顿时对黄盈另眼相看。他没想到黄盈竟然有如此敏锐的诗词鉴赏能力,不禁以佩服的语气说道:“想不到盈盈你还有这样的诗文鉴赏能力,这倒让我意想不到。”
黄盈得意地笑了笑,扬了扬手中的纸,说道:“这些年来,我除了逛街购物,就是在房里看书。虽然我自己作不了诗词,但品评一下还是可以的。”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张华,你这首诗虽然说是抄的,但能抄到这样一首好诗,也说明你眼光独到。这首诗不仅语言质朴,而且意境深远,尤其是最后几句‘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张华点了点头,心中对黄盈的欣赏又多了几分。他笑着说道:“盈盈,你居然还是个才女,当真是失敬了。”
黄盈听了,脸上泛起一抹红晕,又带点骄傲的笑着说:“不敢,不敢!嘻嘻!张华,你的诗作的,不是不是,抄得真好,以后要多抄一些给我看,我可是很期待的哦!”
张华知道解释不了,只能敷衍应付了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