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挫折不后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天价捐款,回到古代积功德,遇挫折不后退,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铜锣声和喊声在街道上回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围观。城中首富黄荣的二百五十两黄金和大良乡张华的一百五十两黄金,可算是大额捐款了,但那个神秘的“极乐老人”竟然捐赠黄金达六千两之多!这一消息瞬间在人群中引起了轰动。
街上的人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极乐老人?是上次醉风楼拍卖会那个幕后人吗?”
“六千两黄金啊!这可是天文数字!”
“天呐!这么大的手笔呀!那些灾民有救了。”
“城中首富黄荣也捐二百五十两黄金,还有一个叫什么张华的,也捐了不少,看来这次赈灾是真的有希望了!”
……
善捐堂的成立和极乐老人的巨额捐款迅速成为吴城县的热门话题,全城上下无不为之震动。极乐老人捐出的六千两黄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全城的关注和讨论。这位神秘的善长仁翁被百姓们视为“天上的神仙下凡打救世人”,众人对他充满了敬仰和膜拜之情,甚至不敢过多议论,生怕亵渎了这位大善人。
听说在极乐老人的带动下,城中富商已纷纷响应捐款。城中首富黄氏商行捐出了二百五十两黄金,最近才在城中开设商铺做丝绸及布匹生意的古家商行也捐出了一千两银子。不过这些富商的捐款虽然数额巨大,但并未引起城中百姓太多的惊讶,毕竟他们在城中财力雄厚,捐出这些钱财并不令人意外。然而,城西大良乡的少年张华捐出一百五十两黄金的事迹,却让全城百姓感到新鲜和好奇。
大家互相探讨之下,才知道张华原来是做水泥生意。但这水泥到底是什么?这种新奇的名字引起了吴城县百姓的极大兴趣。虽然大家还不太清楚水泥的具体用途,但听说它很快会在城中应用,到时自然大家就知道了。城中百姓们对此充满了期待,纷纷猜测这种东西会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
善捐堂成立后开始收到商行和个人的捐款,这消息迅速传遍吴城县及周边地区。一二百两黄金的捐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已是天文数字,但对土豪乡绅富户而言,还不至于让他们感到压力,这让他们觉得捐款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反而生出些许争出风头的心理。
于是就激发了更多人参与,很快,附近的商人和普通百姓也纷纷前来捐款捐物。有的人捐出几两银子,有的人带来几袋粮食,甚至还有人送来衣物和布匹。虽然这些捐款金额不大,但每一份都承载着百姓们的心意。县衙的差役们对每一位前来捐款的人都热情接待,无论金额大小,都郑重其事地登记在册,并表达由衷的感谢。
善捐堂门前渐渐热闹起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陈志站在堂前,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一边指挥差役们维持秩序,一边亲自向捐款的百姓拱手致谢。堂内的衙差们也忙得不亦乐乎,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悦的神情。
在人传人的效应下,未来的数天中,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慈善捐款活动中来。吴城县中的富户及商贾纷纷慷慨解囊,一百两银子、二百两银子、五百两银子甚至一千两银子的捐款接连不断。这些富商们的出手,不仅为善捐堂注入了大量资金,也进一步带动了全城的捐款热情。
与此同时,普通的城中百姓也对募捐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百姓们少则捐出十文八文,多则捐出三五百文,纷纷排队前来捐款。捐款的队伍最长时甚至蜿蜒数十丈,从善捐堂门口一直延伸到街尾,场面蔚为壮观。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份虔诚与期盼,仿佛他们捐出的不仅仅是钱财,更是一份对灾民的关怀与祝福。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百姓的踊跃参与下,善款的数量逐渐增加。善捐堂内的账册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笔捐款,无论金额大小,都被郑重其事地登记在案。堂内的办事人员和衙差们忙得不可开交。
随着善款的不断增加,善捐堂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城中的茶馆、酒肆、集市,甚至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这场募捐活动。极乐老人的善举、富商们的慷慨、普通百姓的踊跃参与,成为了吴城县最热门的话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