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强50
金小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7章 历朝的老四到底有多强50,天幕直播,华夏兴衰看哭历朝天子,金小鲤,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战争的不力让乾隆认识到清军军备废弛,于是他开始整顿军务。”罗玉华继续道,“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乾隆发现,自己老爹雍正的一些政策,并不是他有心刻薄,而是实在没有办法……”
“于是,乾隆也走了雍正的老路,慢慢的开始变得刁钻刻薄,不留情面了。”
“在乾隆登基之时,康熙和雍正给他留下的,是一个强大富裕的大清帝国,而乾隆自己也有着极其出色的执政能力。”
“不得不说,大清的的确确是在他手里,被推上了巅峰。”她继续道
“乾隆自己也非常勤政,他基本每天六点钟就会起床,进早膳,看文件,召集王公大臣议政,晚膳后还要处理公文。”
“每次上朝,也通常都是乾隆已经准备好了,但大臣们都还没到齐。而且即使是生病了,乾隆也没有懈怠,依旧照常工作。”
“他对整顿吏治,惩治贪污方面处理也很坚决,有时候甚至比雍正朝还严厉。”
“而且乾隆还非常重视农民与农业,关注民生,对水涝灾害十分关注,关注赈灾事宜,要知道乾隆熟读历史,深知只有让农民吃饱饭,才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所以,为了让百姓吃饱饭,他也一直鼓励垦荒,还宣布农民新开垦出的土地,永远不用交税,并多次减免农民税款。”
“除此之外,乾隆还大力推广红薯、玉米这两种高产作物的种植,得益于这两种作物,乾隆朝的粮食总量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实打实的支撑了乾隆朝的人口大爆炸。”
罗玉华笑道:“乾隆六年时,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全国人口约有1.43亿人,等到乾隆六十年,全国人口已经增长到了接近3亿,实打实的翻了一倍。”
“除了文治,在武功方面,乾隆也颇有作为,他曾趁准噶尔汗国内乱的时机,在乾隆二十年主动出兵……”罗玉华继续道,“因为这对手家里出现内乱的机会,是突然从天而降的。所以乾隆没有准备,粮草成了大问题。”
“但乾隆并不打算错过这个机会,所以他让每名士兵自带两个月的口粮,其他的就取之于沿途的蒙古牧民,也就是沿路抢劫。”
“好损啊……”徐爱噗嗤一笑,“蒙古牧民做错了什么?怨不得当时蒙古人也闹着反清复明呢……”
“哈哈哈,是有点损,但不得不说乾隆的这个策略并不能算错,机会通常都是转瞬即逝的。”罗玉华笑了。
“所以虽然他的这个策略,导致了很多蒙古人纷纷起兵反叛,但清军经历三年战争,最终还是惨胜。并彻底消灭了敌对势力。”
“然而,争议的事情来了……”罗玉华顿了顿,然后继续道。
“在准噶尔四部中,只有杜尔伯特部在投降后,对大清一直忠心耿耿,并不像其他三部都是屡降屡叛。”
“于是乾隆担心过几十年后,准噶尔部又恢复活力,会重新反叛。所以经过考虑后,他还是决定对除杜尔伯特部之外的准噶尔蒙古人进行大屠杀。”
“并在这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后,完成了空前的统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