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0章 守护大唐,李淳风,十三燚,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击退北方蛮族的进攻后,李淳风、苏瑶和袁天罡并没有丝毫的松懈。他们深知,这场胜利只是暂时的,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回到长安,皇宫内弥漫着紧张而凝重的气氛。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忧虑,下方的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
“此次蛮族虽退,但定会卷土重来。众爱卿,可有长久御敌之策?”皇帝打破了沉默。
李淳风率先站出,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加强边防建设,增派兵力,修筑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
苏瑶接着说道:“还需加强对情报的收集,密切关注蛮族的动向,做到知己知彼。”
袁天罡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同时,要在国内发展生产,充实国库,以保障长期作战的物资供应。”
皇帝微微点头:“三位爱卿所言极是,朕即刻下令安排。”
然而,就在朝廷上下紧锣密鼓地筹备防御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了。长安周边地区遭遇了罕见的蝗灾,大片农田颗粒无收,百姓陷入了饥荒之中。
李淳风等人得知消息后,立即奔赴灾区查看情况。只见田野里蝗虫漫天飞舞,遮天蔽日,所到之处,庄稼被啃食殆尽。
“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消灭蝗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淳风眉头紧锁。
苏瑶说道:“可以组织百姓用火攻、水灌等方法驱赶蝗虫。”
袁天罡则提议:“同时向其他地区调运粮食,救济灾民。”
在他们的指挥下,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与蝗虫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经过多日的努力,蝗灾终于得到了控制,但粮食短缺的问题依然严峻。
就在这时,一些不法商人看到了商机,他们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使得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
“这些奸商,竟敢发国难财,必须严惩!”苏瑶怒不可遏。
李淳风、苏瑶和袁天罡迅速展开调查,将那些不法商人一一抓获,稳定了粮价,缓解了百姓的困境。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南方地区又爆发了洪水,淹没了许多村庄和农田。李淳风等人不得不再次分赴各地,组织抗洪救灾。
他们带领士兵和百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经过数月的奋战,终于控制住了洪水,保住了一方平安。
经过这一系列的灾难和挑战,大唐的国力受到了一定的削弱。而北方蛮族趁此机会,再次集结大军,准备发动新一轮的进攻。
李淳风得到情报后,立即返回长安向皇帝汇报。
“陛下,蛮族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李淳风说道。
皇帝坚定地说:“大唐的江山不容侵犯,朕誓与蛮族决一死战。”
于是,大唐全国进入了战备状态。士兵们日夜操练,工匠们加紧打造兵器,百姓们也纷纷为前线捐款捐物。
在出征前的一天,李淳风、苏瑶和袁天罡在营帐中商讨战略。
“此次蛮族兵力众多,我们不能与其硬拼,应当采用灵活的战术。”袁天罡说道。
苏瑶点了点头:“可以分兵多路,袭扰蛮族的后方,打乱他们的部署。”
李淳风思考片刻后说:“还可以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给蛮族以沉重的打击。”
最终,他们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战场上,金戈铁马,杀声震天。李淳风亲自率领一队精兵,迂回到蛮族的后方,烧毁了他们的粮草。苏瑶则带领另一队人马,在山谷中设下埋伏,当蛮族大军经过时,万箭齐发,打得蛮族措手不及。袁天罡则坐镇中军,指挥全局。
在大唐军队的奋勇作战下,蛮族渐渐陷入了困境。但他们依然负隅顽抗,战斗异常激烈。
李淳风在战斗中身先士卒,不幸受了重伤。
“李大人,您快退下疗伤!”士兵们喊道。
李淳风咬着牙说:“不,我要与大家共生死!”
苏瑶看到李淳风受伤,心急如焚,更加勇猛杀敌,想要为他报仇。
袁天罡看到战况胶着,心生一计。他派出一支奇兵,绕到蛮族首领的营帐,制造混乱。
蛮族首领以为后方失守,顿时军心大乱。大唐军队趁机发起总攻,一举击溃了蛮族。
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大唐军队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战后,李淳风被抬回营帐,经过军医的全力救治,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苏瑶和袁天罡守在他的床边,疲惫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次胜利来之不易,多亏了大家的浴血奋战。”苏瑶说道。
袁天罡感慨道:“是啊,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警惕其他的威胁。”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与安宁。百姓们对李淳风、苏瑶和袁天罡充满了感激和敬意,他们的名字成为了守护大唐的英雄象征。
然而,和平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一天,一位神秘的访客来到了长安。
这位访客身着黑色长袍,面容被阴影遮住,看不清其真实面目。他求见皇帝,声称带来了重要的消息。
皇帝在宫中接见了他。
“陛下,我带来了一个关于西域的秘密。据说在西域的深处,隐藏着一座神秘的宝藏,拥有着无尽的财富和强大的力量。但同时,也有一个邪恶的组织在守护着这座宝藏,他们企图利用宝藏的力量征服世界。”访客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