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棣的天命所归
清风刀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章 朱棣的天命所归,我家诊所通东宫,朱标:嬴麻了,清风刀客,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老爹加油,赶紧说说小老四装疯的过程,尤其是和母猪的两三事!”
显然刘浩打算注定落空,刘国盛根本没心思去说这些细节,“燕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
“老四,回去宰了这个吃里扒外的混账!”朱标狠狠瞪了朱棣一眼,就像在说‘老四你这个不争气的,怎么府上还能出这么个玩意儿?’
朱棣小声嘟囔:【王府长史也不是葛诚!那是几十年后的事情,我现在去哪找人。】
“燕王诱杀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七月起兵,号称‘奉天靖难’。
以八百府兵起兵,擒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控制北平城,经过四年战争,燕王攻入南京城,朱允炆不知所踪,燕王登基称帝,年号永乐。”
好嘛!一切真相大白,为何末代皇帝是朱由检,不过就凭老四区区一个北平,如何能战胜朝廷大军。
现在也顾不上朱棣造不造反,反正朱允炆那小兔崽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老哥哥,朱棣如何能成功的?”作为当时最出名的军事统帅,朱元璋皱眉问道。
时人都知道明初最厉害的统帅是徐达,可在朱元璋面前,徐达也只能甘拜下风,只是朱元璋登基后不再御驾亲征罢了。
“燕王能成功,是天命所归和朱允炆的无能,首先耿炳文不是朱棣对手,徐辉祖他不敢用,只能派出李景隆统领大军抵挡燕军兵峰。
就这样,在滹沱河之战中燕王也差点翻车,当时狂风大作、沙尘蔽日,燕王瞬间抓住机会反击,斩首六万余。”
“我知道我知道,后来老四还得了个‘风系大魔导师’的称号。”刘浩坏笑着插嘴。
不过没人管这什么大魔导师到底是什么,朱元璋余光瞟了徐达一眼,也明白朱允炆这软弱的性子为什么不敢用徐辉祖。
“怎么说呢,李景隆可谓虎父犬子,完全没有李文忠的军事才能。
建文元年八月,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进攻只有朱高炽率万余老弱残兵镇守的北京城,就在都督瞿能即将登城之时下令暂停攻城,失去最佳战机,燕王回师后与朱高炽内外夹击,在郑村坝大败李景隆,南军弃甲辎重山积,李景隆率残部逃往德州;
白沟河之战,李景隆率六十万大军,未控制渡口等战略要地,导致燕军从容过河,惨败,伤亡二十余万;
济南战役拒绝铁铉、盛庸 “背城一战” 建议,率军撤退时遭燕军追击,损失惨重;
燕王拿不下济南,遂绕过山东直取南京,李景隆和谷王打开城门导致南京失守,朱允炆不知所踪。
你看,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李景隆都深受朱允炆信任,可以说燕王就是天命所归。”
“废物!”李文忠乃当代名将,这个儿子怎滴如此不堪大用。
“唉!我倒是不这么认为。”一直安静听着的孙桂辰突然开口,“能指挥几十万大军可不是废物办得到的,普通人能玩明白几千人就不错了,你们说有没有可能李景隆放水。。。不对,这简直就是放海啊。
靖难过后,李景隆可是百官之首。”嗯,虽然后来被朱棣整的很惨。
不去管他的大放厥词,刘国盛继续说道:“
不得不说你们老朱家像是有天命一般,要是没有靖难之役或者燕王没有成功,就以朱允炆那德性,明朝会提前走宋朝甚至元朝的老路。
燕王是藩王夺位,他也怕别人有样学样,只能用钞能力让这些藩王们混吃等死,自此皇权的第一个助力彻底消散。
而养猪式的藩王政策也成为一大出血点,加速明朝后期财政破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