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九集希望之光,清明上河图史记,竹晴园,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老爷说,自己家中确实有一批先辈留下的字画,一直妥善保存着,但自己也不确定里面是否有《清明上河图》。随后,他命人将那些字画一一拿了出来,摆在众人面前。

张择端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又期待地看着一幅幅字画被展开。当一幅画卷慢慢展露真容时,那熟悉的笔触、画面,让张择端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没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清明上河图》啊!

陈老爷看到张择端的反应,心中也明白了几分,他感慨地说:“这幅画在我家多年,虽知是佳作,却没想到竟是张画师的心血之作,今日能物归原主,也算是了却一桩美事。”

张择端激动地向陈老爷表达了感激之情,李翰等人也纷纷称赞陈老爷的大义。

得到《清明上河图》后,张择端更加归心似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带着这幅画回到汴京。在临安的这段日子里,他收获的不仅是画的失而复得,还有这些真挚的朋友。

离开临安时,李翰等人前来相送。他们叮嘱张择端一路小心,希望他回到汴京后能继续用画笔记录下这世间的美好,传承北宋的文化。

张择端怀揣着《清明上河图》,踏上了返回汴京的路途。一路上,他的心情无比复杂,既有对即将回到故土的激动,又有对汴京如今模样的担忧。但无论如何,《清明上河图》在他身边,就仿佛是一道希望之光,照亮着他前行的道路,让他坚信,只要有这幅画在,汴京的繁华记忆就永远不会消逝,北宋的文化传承也定能延续下去。

回到汴京后,这座曾经繁华无比的城市,如今却满是断壁残垣,处处透着破败与荒凉。可张择端没有丝毫的气馁,他找了一处相对完好的居所安顿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清明上河图》展开,看着画卷上那曾经热闹的场景,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汴京再次焕发生机,要让更多的人通过这幅画,记住北宋的辉煌,也记住那段不堪回首却又必须铭记的历史。

他开始在汴京四处奔走,向那些劫后余生的百姓们展示《清明上河图》,讲述着画里画外的故事。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围过来观看,可渐渐地,大家被画中的场景所感染,眼中燃起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向往,也燃起了重建家园的决心。

一些年轻的画师听闻张择端回来了,还带着《清明上河图》,纷纷前来拜访。他们围绕在张择端身边,听他讲解绘画的技巧,听他讲述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和文化氛围。张择端也毫无保留,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他希望这些年轻人能接过传承北宋文化的接力棒,让绘画艺术在这片土地上继续绽放光彩。

而《清明上河图》的回归,也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汴京掀起了层层涟漪。越来越多的文人墨客开始以各种形式记录汴京的现状,或是用文字,或是用画笔,大家都在为这座城市的重生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张择端看着这一切,心中满是欣慰。那曾经遥不可及的希望,如今正一点点在眼前变成现实。他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汴京的复兴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有这希望之光,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总有一天,汴京会再次成为那个令人向往的繁华之地。

在之后的日子里,张择端依旧守着《清明上河图》,守着这份希望,守着对汴京的爱与眷恋,在这片承载了太多故事的土地上,继续书写着属于他和这幅画的传奇,也见证着汴京慢慢走向复苏的每一个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明末的王朴

云上朱雀1

逆徒,你还要忤逆为师多少次?

暮霭烟尘

骑砍:从破落农庄开始

麦香屯少年

杜克流:从希腊开始

丑兔

神陨重生

天机墨客

秦天师,你究竟有几个好哥哥

惠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