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 集:图之传承,清明上河图史记,竹晴园,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位书画大家说道:“此画的笔法细腻入微,张择端先生用他独特的笔触将北宋汴京的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你们看这人物的发丝,还有这建筑的纹理,无一不是精雕细琢啊。而且它的布局疏密得当,繁而不乱,实乃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在这些大家的肯定和宣传下,《清明上河图》在扬州城引起了轰动,甚至有不少画师专门前来临摹学习,想要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
林羽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迈出的这一步是正确的,这幅画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和喜爱。
然而,随着名声的传播,也引来了一些麻烦。有一日,林羽正在展厅整理画作相关的资料,突然来了几个神情不善的人。为首的一人穿着华丽,却透着一股傲慢的气息,他上下打量了林羽一番,说道:“听说你这儿有《清明上河图》的真迹,我今日特来看看,若是合我心意,价钱好说,你开个价,把画卖给我吧。”
林羽皱了皱眉头,说道:“这幅画我是不会卖的,我肩负着传承它的使命,要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它,而不是将它变成私人的藏品。”
那人一听,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冷哼一声道:“哼,别给脸不要脸,你一个小小的画师,守着这幅画能有什么用,跟着我,保你荣华富贵,别不知好歹。”
林羽毫不畏惧,义正言辞地说道:“你不用多说了,我心意已决,无论如何都不会把画交给你的。”
那人见林羽态度坚决,恼羞成怒,想要强行抢夺。好在林羽早有防备,他之前就请了几位身手不错的护卫守护画展,此时护卫们纷纷上前,将那几人拦住,那几人见势不妙,只能灰溜溜地走了。
经过这次风波,林羽意识到要更加注重画作的安全保护。他一方面加强了安保力量,另一方面也开始寻求官方的支持,希望能借助官府的力量让画展能更顺利、更安全地举办下去。
在官府的协助下,林羽带着《清明上河图》又辗转去了好几座大城市,每到一处,都掀起一阵文化热潮。人们对北宋的历史文化越发感兴趣,不少学者也开始深入研究《清明上河图》所反映的社会风貌、经济状况等诸多方面。
在京城,更是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清明上河图》专题研讨会,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林羽也有幸参与其中,他将自己一路走来所了解到的关于这幅画的传承故事以及自己的感悟分享给大家。
一位老学者感慨地说:“林羽啊,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啊,这幅《清明上河图》就像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通过你的努力,让更多的后人能踏上这座桥,去感受北宋那个时代的魅力,这文化的传承可就靠你们这些有心人了呀。”
林羽听了,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自己的责任重大,这条路还很漫长,但他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幅名画,不仅国内如此,就连一些外国的使节、学者听闻后,也对《清明上河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前来参观交流。
林羽又开始着手准备将《清明上河图》的魅力传播到海外,他与一些精通外语、了解外国文化的友人合作,将这幅画的介绍、解读翻译成多种语言,制作成精美的画册,送往各国的文化交流机构。同时,也邀请国外的一些艺术团体、学者来国内参观画展,让他们亲身感受这幅画的震撼。
在一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林羽带着《清明上河图》的临摹本前去展示。当画卷展开时,外国的艺术家们都被那细腻的画面、宏大的场景所折服,纷纷围上来,通过翻译询问着关于这幅画的各种问题。
“这画里描绘的是哪个时期的城市呀?怎么如此繁华热闹?”一位外国画家好奇地问道。
林羽笑着解答道:“这描绘的是我们中国北宋时期的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那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呢,商业发达,文化昌盛,这幅画就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啊。”
外国画家们听了,不住地赞叹,对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和历史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
就这样,《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它不再仅仅是一幅珍藏在角落里的古画,而是成为了中华文化传承的一个璀璨符号,跨越国界,让世界都领略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博大精深。而林羽,依旧在这条传承之路上坚定地走着,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书写着属于它的新的历史篇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