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行商制钱
山与大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9章 行商制钱,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山与大王,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铸币权归官,汇兑利归商……\"
糜竺的玉扳指几乎捏碎,\"展先生这是要学管仲的‘官山海’?\"
\"是管仲的‘轻重术’加上桑弘羊的‘均输法’。\"
展昭的剑尖忽然刺入舆图上的许昌,
\"但最重要的,是要让曹操治下的百姓偷偷收藏,当他们发现曹营的‘五铢’买不到泰山盐、青州铁时。\"
甄俨突然起身,狼毫笔在虚空中写出\"金\"字,墨迹竟凝成实体坠入掌心:\"幽州牧场愿出十万头战马作抵押!\"
\"且慢。\"吴苋的冰纹茶盏重重一顿,\"益州要三个‘官局’席位,蜀锦可作抵押。\"
\"那得看吴娘子能吃下多少南中铜矿。\"
糜竺笑吟吟展开《益州矿脉图》,\"听说朱提的银矿,最近在闹‘山鬼’?\"
展昭的青鳞剑忽然发出清越龙吟,将争执声生生斩断。
剑锋映出窗外纷飞的大雪,无数流民正在官仓前排成长龙,破麻袋里装着五花八门的钱币。
\"诸位的马车进城时,可见到那些用陶罐装钱的百姓?\"
他声音陡然冷冽,\"他们分不清‘直百钱’和‘剪边钱’,只能把血汗钱埋在灶台下,任由鼠啃虫蛀。\"
文道金纹突然暴涨,政务厅梁柱间浮现出各州惨状,并州农妇抱着发霉的铜钱痛哭,徐州盐工用成串的贝币换不来半斗粟米,荆北流民甚至以箭簇为通货。
\"炎金不是敛财的刀子,而是保民的犁铧。\"
剑鞘重重砸在《四州农桑图》上,金纹如涟漪荡开,
\"今年各州春耕,农户可凭田契向官局贷‘炎元’,秋收后以粮抵债。若粮价贱,官局按保底价收;若粮价涨,农户可自选售粮时机\"
他目光扫过神情各异的豪商,\"而诸位‘民庄’的息钱,就来自这粮贷的利差。\"
糜竺突然想起去岁在东海,那些宁愿把粮食烂在地里也不肯贱卖的农户。若有利息公道的粮贷,糜氏商队何至于用刀剑逼着流民运粮?
\"展先生这招,是要把民心铸成炎元的压舱石啊。\"他喃喃道,玉扳指在交钞上摩挲出温热。
子时的更鼓穿透雪幕,韩暨突然领着墨家弟子抬进十口铁箱。箱中整齐码放的账册泛着墨香,封面\"炎元初年纪事\"的字样让吴苋瞳孔骤缩——这是要将今日之约刻入青史!
\"诸位签字吧。\"展昭振袖转身,青鳞剑在虚空刻出金色契文,\"用印后,诸位的钱庄今夜就能领到首批‘炎元’母版。\"
甄俨的狼毫悬在契书上方三寸,突然道:\"若曹营仿制……\"
\"曹孟德若能仿出文道金纹,\"
展昭的冷笑混着剑鸣,\"那他该去泰山书院当祭酒,而非在中原舞刀弄枪。\"
糜竺率先盖印时,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关羽踏碎官道坚冰,青龙偃月刀柄系着的许昌战报随风狂舞,虎牢关的曹军有异动。
\"关某明日便回许昌。\"
红面将军的嗓音震得梁柱落灰,\"但走之前,要替大哥存笔军饷。\"
一袋沾染血渍的曹营\"五铢\"哗啦倒在案上,展昭剑尖轻点,文道金纹闪过,破铜烂铁瞬间化作崭新炎元。关羽捻起一张千文交钞,丹凤眼倒映出票面隐现的泰山纹路。
\"有点意思。\"
他忽然将交钞抛给韩暨,\"换成五百文小钞,某要赏守关将士,告诉儿郎们,这纸片能换泰山的新麦种!\"
五更天散席时,甄俨的马车在雪地上碾出深深辙痕。
他怀中揣着幽州官局的印信,突然对心腹道:\"传信给北盟,那批战马改收三成炎元。\"
政务厅暗阁内,展昭摩挲着母版上微凸的纹路。
蔡昭姬提着灯笼悄然现身,光晕映出交钞边缘的《诗经》暗纹:\"防伪纹里藏《硕鼠》篇,夫君这是要骂尽天下贪吏?\"
\"是提醒。\"
他笑着揽过妻子,剑尖在虚空勾出钱流脉络,
\"当炎元成为百姓藏灶的保命符、商贾跨州的胆气、兵卒死战的犒赏时,商道才能真的形成。\"
窗外,糜家钱庄的伙计正在张贴告示,流民捧着炎元交钞奔向官仓,而许昌方向的狼烟,已然隐约可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