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安保主管的十万个为什么:嬴姓为啥又叫赵政?
墨幻星辰梦笔生花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安保主管的十万个为什么:嬴姓为啥又叫赵政?,从乱葬岗开始我的重生之旅,墨幻星辰梦笔生花客,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这时,夏雨突然挠了挠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安保对讲机 —— 那是他作为曹氏集团总部安保负责人的习惯动作,脸上挂着困惑,转头看向老板曹云:“老板,有个事儿我一直没闹明白。咱平时看电视剧也好,读点历史书也罢,嬴稷、嬴政都姓嬴,咋又冒出来个‘赵政’的说法?这嬴和赵,难不成跟咱们现在的‘姓’‘名’一样?”
曹云听着夏雨带着几分俚语的提问,忍不住笑了 —— 这位跟着自己多年的安保主管,平时摆弄监控设备得心应手,一碰到历史问题就像个好奇的孩子。他放柔声音解释道:“老夏啊,这就得说到先秦的规矩了。秦赵两国的老祖宗,都是上古时期一个叫伯益的人,被大禹赐了‘嬴’姓。后来嬴家分了支,一支去了赵国,一支去了秦国,赵国这一支就用‘赵’做了‘氏’,所以秦国王室虽然姓嬴,但也算是赵氏的分支。而且,在先秦时期,氏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来区分家族成员的地位和身份。比如,一个家族的嫡长子可能会继承家族的主要姓氏和氏,而其他的庶子则可能会根据自己的封地、官职等获得新的氏。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个时期,会出现同一个家族有多个氏的情况。”
墨尘晃了晃手中的玉韵壶,接过话茬,语气里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悠然:“夏叔,那时的‘姓’和‘氏’跟现在不一样。姓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血脉根子,氏是后来分家立业的招牌。比如男子出门在外,都称氏不称姓,显得有身份。秦始皇当年在赵国做人质,大家就喊他赵政,其实骨子里还是嬴姓。女子呢,就反过来,称姓不称氏,像赵姬,她真正的姓是嬴,只不过用赵国的‘赵’来称呼罢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姓氏的作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秦汉时期,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不再像先秦时期那样严格区分。这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以及家族制度的演变。在秦汉之后,姓氏的主要功能变成了区分家族和血缘关系,同时也成为了人们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而且,姓氏的传承也更加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改变。不过,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因为避祸、赐姓等原因,人们的姓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在唐朝时期,很多少数民族的首领被赐姓李,这也使得李姓成为了当时的大姓之一。”
夏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手指敲了敲沙发扶手:“这么说,秦赵两家论祖上,跟咱曹氏集团里不同部门似的?看着各管各的,其实都是一个大老板底下的?”
曹云被这个接地气的比喻逗笑了:“差不多这意思!当年秦赵同源,后来各自立国,在战场上打得头破血流,可往上数几辈,都是坐在一个锅里吃饭的亲戚。而且,秦赵两国在政治制度方面,也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两国都实行了郡县制,这是一种将国家权力集中到中央的政治制度。虽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所差异,但这种制度的出现,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即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另外,秦赵两国在经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联系。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秦赵两国作为当时的强国,也不例外。两国之间的贸易涉及到各种商品,如粮食、丝绸、铁器等。这种经济上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墨尘轻笑一声,目光扫过嬴稷:“何止秦赵?就像曹氏集团有分公司、子公司,天下诸侯表面上各占一方,实则大多是颛顼、黄帝的后裔。血脉相连,文化相通,这才是天下终究归一的根本 —— 就像您管理集团,底下部门再多,核心的凝聚力断不了。而且,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华夏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和同化能力。无论是哪个民族或部落,只要融入到华夏文化的大家庭中,就会逐渐接受和传承华夏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相互交融。在这个过程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对汉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汉族文化也对少数民族进行了同化。最终,这些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到汉族中,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这也说明,文化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能够超越民族和地域的界限,将人们凝聚在一起。”
嬴稷听罢,目光灼灼:“王爷此言,比当年本王与赵武灵王会盟时的感悟更深。那时只道是邦交利害,如今才懂,这天下归一,原是血脉里的大势所趋。而且,本王也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取决于武力,更取决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秦国能够统一六国,除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之外,也与秦国重视文化教育,善于吸收和融合其他国家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夏雨摸了摸后脑勺:“虽然听着有点绕,但大概明白了!就像我管安保,不管分成多少个小组,最终都是护着集团的根基。老祖宗的血脉,就是咱们的根基。而且,我还想到,咱们现在的一些地名,其实也与历史上的姓氏和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很多地方的名字都是以某个家族的姓氏来命名的,这也反映了当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众人会心一笑,客厅里的阳光恰好掠过玉韵壶,在墨尘的孩童面容上投下细碎光斑。白起忽然盯着电视里播放的古装战争片,浓眉一皱:“若当年有这等神物,本将战前点兵便无需费时费力……” 高长恭趁机凑过去,指着电视里的美人画面直乐呵,郑元姬见状作势要打,满室笑语渐渐盖过了历史话题的余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