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抉择
孤独麦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3章 抉择,女主被父子二人共同拥有的小说,孤独麦客,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山遐立于高台之上,俯瞰全景。</p>
各营将帅居然开始挖沟设栅,加固起了水陆营寨,这是担心祖兵出城杀过来啊,于是深沟高垒,以为死守计。</p>
这个时候,即便再不知兵,也明白正面突破绝无可能了。</p>
“大都督……”身侧响起了苍老的声音。</p>
山遐回过神来,道:“仲先有话可直说。”</p>
说话的是江北都督(山遐监扬州江北诸军事)府从事中郎许副许仲先,乃许朝兄长。</p>
只见他拱了拱手,道:“大都督还欲战否?”</p>
“仲先何意?”山遐问道。</p>
“若战,还有三月之期。至迟八月中,就该退守合肥了。”许副说道。</p>
“为何这么说?”山遐奇道。</p>
“大都督乃北人,不知此事。”许副侃侃而谈:“淮南夏日多雨,水势暴涨,故可行船之处多矣,甚至楼船大舰亦可直入寿春。然九月之后,雨势渐消,河水渐枯,可行船之处变少。老朽担心阎涧水不利行船,阻大军归路,将军不可不察。”</p>
简单来说,就是施水北流至支津河、阳渊、阎涧水(这一段其实也被纳入了“淝水”,虽然是支流)汇入淝水正流这一段,如果夏末秋初雨水较少,是有可能影响航运的,这在魏晋年间并不鲜见。</p>
现在是多雨季节,河水暴涨,自然无碍,但再过几个月呢?</p>
“若不战,宜徐徐退兵。”许副不待山遐回话,又道:“若实在不甘心,淝水西、芍陂东南那一片,可修缮城池,背靠烟波浩渺之芍陂,以为合肥北屏。或至阳渊下水寨,以为前哨。从今往后,固守合肥即可。合肥在,则东关安。东关安则江防固也。便是丢了寿春,也不是不能守御江南。”</p>
“住口!”山遐下意识斥了一句。</p>
许副淡然一笑,并不介意。</p>
山遐很是无奈。</p>
这帮江东豪族,眼见着拿不下成德,便想打退堂鼓了?</p>
今日能退寿春,明日就能退合肥,后面还能退东关,直至一路丢掉所有江北要戍,纯粹以长江为屏。真到了那时候,离死就不远了。</p>
他虽然没听过“缓冲区”这个概念,但道理是明白的。</p>
江北的据点存在着,那么你就有犯错的空间,因为人不可能一直不犯错。</p>
犯了错不要紧,好好改正,再打回来就是。</p>
在江北与敌军反复争夺,哪怕打得很狼狈,江南却是安全的。</p>
可一旦双方隔江对峙,就没有犯错的空间了。一不留神被人突破江防,则士气全无,建邺要不了多久就会陷落。</p>
许副年过七十了,长于东吴的他可能习惯了没有寿春、合肥,只能靠巢湖、东关作为江北屏障的事实。</p>
他或许觉得曹操的百战精兵都四越巢湖不成,被死死阻挡在合肥一线,司马氏也在东关惨败,损失了数万大军,依靠这条防线也不错,更别说合肥还在手中了,竟比东吴还稳妥。</p>
但山遐不敢这么想。</p>
东吴有天时,东——大晋有这个天时么?太晚了啊。</p>
淮南每一座城邑都十分宝贵,应该寸土必争才是如此江东乃安,怎么能轻易放弃呢?</p>
这个时候,另一位从事中郎顾众出言道:“大都督,仲先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今水师多而陆师少兵卒不精,士气不盛,难以攻拔成德,不如归去。合肥有新旧两城,旧城南临江湖,往来易也,西城有奇险可倚。两城并立,善加守御,则江东基业固也,何须在成德、寿春打生打死?”</p>
山遐一听,更是皱眉,简直和许副一样的论调!</p>
但许氏乃句容豪族,顾氏更不用说,他们的意见是要听的,不然钱粮兵士都无从筹措。</p>
可山遐还是有些不甘心,遂看向陆玩。</p>
“大都督可是在等北路消息?”陆玩问道。</p>
山遐被说中了心思,默默点头。</p>
“大都督,战至今日,祖兵尚不可破,况邵兵乎?”陆玩说道:“水军若能截断淮水,让邵兵成为孤军,或可观望一二,若无能,则不如迁走成德百姓,退至合肥,以为长久之计。将军若要等,亦可,然不应再攻城池了,不如加固营垒。即便祖兵出城乃至邵兵南下,以深沟高垒迎之,辅以水师舰船,固守退敌。”</p>
山遐这次沉吟了许久。</p>
众人不再催促了,只静静等着。</p>
“我意已决!”山遐停住了脚步,道:“加固营垒、水寨,以为固守之计。另遣人至各处,迁徙百姓至合肥。君等便依此令。”</p>
“遵命。”众将佐齐声应道。</p>
山遐在等北边的消息,而北边如何了呢?</p>
初六、初七两天,晋军水师都在奋力拔除淝口以北河面上的木桩,清理航道。</p>
当天夜里,杨宝遣水师将士上浮桥,施放火船,顺流而下,无果。</p>
而韩晃、童健二军则被质子军、左飞龙卫府兵击溃,两路损失过半,残兵败将两千余众在水师接应下逃走。</p>
初九,晋军不再尝试派兵上岸,而是继续清理航道。</p>
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彻底断绝南北联络,让过河的梁军成为瓮中之鳖,粮尽军溃。</p>
消息自然很快传到了张硕军中,这个时候他已经抵达成德附近,与部署在外围警戒的晋军水陆兵士遭遇。</p>
他和山遐一样,也面临着抉择。</p>
如果不能迅速击溃山遐部主力,而北面的浮桥被晋军摧毁,那么就要仔细算一算积存的粮草够吃多久了。</p>
于是他详细写了一封信,具陈自己的想法,交由信使即刻发往天子驻跸之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