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文豪1978,坐望敬亭,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侯玉芬看到陶玉书便忍不住露出笑容,没有哪个老师不喜欢勤奋好学、成绩出色的好学生,陶玉书在中文系是老师们的心头宝。</p>
“我看到了您在《评论》上写的那篇评论。”陶玉书说。侯玉芬闻言笑了出来,“夸的还算得体吧”</p>
前几天吴颖芳去燕大听林朝阳的演讲,见证了林朝阳和陶玉书传奇般的爱情故事,回到学校之后大肆宣扬,没用几天便传遍了燕师大。</p>
去年开学时,系里的老师和学生们只知道陶玉书的婚姻状态是已婚,可谁也没想到陶玉书的另一半竟然是个当红的作家。</p>
尤其是当大家听说陶玉书和林朝阳还是相识于微末,独具慧眼的看中了之前还只是个农村队小老师的林朝阳,无不被两人这段爱情故事震撼,心中也对夫妻二人的执着和坚守充满了敬佩。</p>
《lt;小鞋子gt;:朴素背后的深远人文力量》这篇评论文章正是出自于侯玉芬的手笔,她在写这篇文章时并不知道陶玉书和林朝阳的关系,完全是因为当时看了《小鞋子》深受感动,没想到误打误撞评价的竟然是自己学生丈夫的作品。”您文章写的好,他小说可没有那么好。”陶玉书谦虚了一句,又说道:“侯老师,明天我和朝阳想请您一家人吃顿饭。”</p>
老师写了篇文章评论丈夫的文章,还全都是褒奖之词,就算事先并不知道,陶玉书也得讲点礼数。</p>
侯玉芬笑道:“写评论我拿了稿费,还要让你们小两口请我吃饭,那怎么好意思还是我请吧,也不要去外面了,明天小两口到我家来,我做饭给你们吃。”</p>
侯玉芬的语气坚决,陶玉书客套两句推辞不过,只好答应了下来。傍晚回到家中,陶玉书和林朝阳说起明天要去学校老师家吃饭的事。</p>
林朝阳惊讶道:“今天我去《十月》,他们还给我看了那篇评论,竟然是价们老师写的”碰上这样的巧合,陶玉书也笑了出来,”要不说是个圈呢!”翌日下午,夫妻俩提着礼物来到燕师大院里。</p>
这个时候各个单位的住房条件都比较紧张,师大也不例外。像侯玉芬她们这样的中青年教师只能一家人挤在狭小、简陋的筒子楼内。</p>
进了楼道,里面拥挤不堪,塞满了炉具、灶具和锅碗瓢盆,筒子楼的厨房都在楼道里,楼道两头是公厕。</p>
两人来到侯玉芬家,她家是个单间,一丈见方的空间里塞进了一张双人床、一张上下铺和一张书桌,逼仄的空间又被一道帘子从中间分开。</p>
看起来双人床应该是侯老师夫妻俩住的,上下铺应该是孩子住的。剩下不多的空间除了生活用品,最多的就是书,随处可见。</p>
这是林朝阳,大家聊着聊着自然就提到了《小鞋子》。</p>
王老师是几位老师里年龄最大的,他抿了一口酒。</p>
“我觉得小说里小狗子和妹妹的形象处理的是近些年我看过的少见的饱满形象,不仅是充分的展现了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善良,也体现出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责任感。</p>
朝阳在处理这两个人物时的对话和动作举止都充满了真情实感,丝毫没有违和感。我特别喜欢朝阳对小狗子最后输了比赛含着眼泪望着冠军的那一幕,处理的太好了。</p>
那种感觉怎么说呢……不光是感动,还有心疼,但又让人感受到一股不屈的力量。</p>
美!写的太美了!”</p>
王老师点评着小说,忍不住摇头晃脑,说到最后又抿了一口酒,自得其乐。他的情绪感染了周围人,大家回想着看过的小说内容,心中认同他的说法。</p>
“我觉得最喜欢朝阳这部小说的地方是他对乡土社会的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的描写,学校生活、邻里生活、集市这些场景的细节描绘特别到位。”蓝老师说道。</p>
“不不不,朝阳这部小说做的最好的地方实际上是那种细腻的情感,它看起来平平无奇,却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让你忍不住沉迷其中,掩卷之后的回味才会让你感受到那股澎湃汹涌的情感。”</p>
“我认为这部小说里最大的亮点是朝阳利用巧妙的对比和反差构成了成人世界的复杂与孩子们的纯真,让这部小说在走上了哲学的高度。</p>
但它的哲学又并不说教,润物细无声一般就进入了读者的内心。”</p>
几个老师喝了点酒,似乎把今天的聚餐当成了《小鞋子》作品座谈会,你一句我一句说个不停。</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