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起事
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章 起事,春闺娇啼(H)高H产乳,微微的薇,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令像个出洞的小老鼠一样不停的打量着四周。
架不住余令的软磨硬泡,心疼孩子的余员外最终还是同意余令跟着队伍一起走。
他希望余令吃了这一回苦……
回去后会好好地读书的。
消失了大半年的王秀才回来了,人瘦了,也苍老了。
回来之后就考察余令学问和练字,见余令什么都没落下,他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告诉余员外,余令的学问差不多了,可以试着去考一下童生了。
可以一次考过的概率高达两成!
这两成把余令惊呆了,说什么都不去,说什么都要再等几年。
其实这个才是余员外狠下心把余令带出来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如所有父母一样希望余令吃一回苦。
回去后发奋图强。
至于王秀才这大半年去了哪儿,说起来又是一桩让人伤心的难受事。
王秀才在秀才升举人的考试中,他再一次名落孙山了。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他觉得他辜负了太子对他的期望,一个人伤心了很久。
他决定今年秋考,再来考一次。
他的归来最开心的不是余令,最开心的人是厨娘。
倒茶的频率那叫一个勤,恨不得端着水壶站在他边上。
如今书铺王秀才在管。
说是在管,不如说他是在找一个地方读书。
以余令对他性子的了解,他根本就不会搭理铺子的收益盈亏。
余令在看着风景,如意偷偷的望着余令。
如意觉得眼前的一切也没有什么好看的。
为什么令哥怎么都看不够,连苏家的谨哥请他玩叶子牌都拒绝了。
此刻队伍里没有人能明白余令的心里感受。
余令以为去年那么大的雪,开春又没有下雨,城门口又有那么多难民希望进城谋生活,那城外应该是一片荒芜的模样。
可事实恰恰与余令想的相反。
城外不但不荒芜,而是麦浪滚滚。
麦株上的麦穗虽然没有后世所见的那么大,麦粒也不多,但却没见一块土地是荒芜的。
非要说点什么,无非就是今年的夏收肯定要到六月了。
“我知道王秀才为什么回来!”
余令一愣,转过头望着如意不解道:“为什么?”
“钱花完了!”
“你咋知道的。”
“他身后没有香味了!”
余令一愣,随后朝着如意竖起大拇指。
得到夸奖的如意挠着头憨憨地笑了,以前王秀才来家里,进门就是一股香风。
这次回来没有香味,身上只有一股子酸味。
余令从驴背上滑了下来,屁股被颠的生疼,走走路,活活血.....
这一次跟着苏家的队伍去收布来回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别看这个时间很长,其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赶路。
余令不知道苏怀瑾跟着来做什么。
其实苏怀瑾一点都不想来,出发之前他甚至都不知道余令也会跟着队伍一起走。
他之所以会来其实都是被逼的。
他的老爹和余员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都是希望孩子吃点苦,回去之后幡然醒悟发奋图强。
余令觉得真要吃苦,就不能给苏怀瑾准备马车,还带了那么多的奴仆。
搞得跟团建一样。
苏老爷子觉得自己想的很对,也觉得苏怀瑾这次回来一定会大变样。
就在苏老爷子畅想着苏怀瑾回来抱着自己痛哭的时候……
卧室的门突然开了……
“千户,河北急报!”
苏老爷打开密信,望着上面的好似唠家常的三言两语,他猛然站起身来。
这封信落在别人手里就是一封家书,落在他的手里,那就是绝密的情报。
“东厂可有动静?”
“回千户,四日前东厂曹化淳带七人出城,根据宫中消息得知,受总督王安之命,去天津卫督察秋收!”
苏老爷子眯着眼,开始细细地思量密信和这件事两者之间的关系。
太监外出督察秋收明显是个幌子。
苏老爷子只知道大批太监出宫是充当矿监税使,是搜刮财富的。
督察秋收?
这不是各地御史需要干的活么?
“点齐人手,暂且放过那个外国和尚,所有人立刻前往天津卫,立刻出发,记住了,是全部人手!”
“是!”
苏老爷子死死的思量着自己遗漏的地方,抬起头发现这个百户还没走。
他不喜的皱起眉头,不善道:
“吴牧海,我的话你听不懂么?你怎么还不走?”
“回千户,属下是想说小千户这一次好像去的也是天津卫,若有要事发生,属下的建议是先看好谨哥!”
苏老爷子脸色再变,突然厉声道:
“备马,备马~~~”
“吴牧海,你速去北城,找千户曹毅均,告诉他,闻香教怕是要借着今年的秋收制造祸端,速去神机营调动人马!”
“是!”
苏老爷的心都是颤抖的。
闻香教一事本想一个人独吞,现在看来是独吞不了了。
王安手底下的亲近人曹化淳都亲自出马了……
想必东厂也知道闻香教了。
东厂的速度还是比锦衣卫快,苏老爷子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比锦衣卫快。
是御史裴明,还是知道闻香教的王伴君。
这两个谁是东厂的人?
苏老爷子亲自出马了,他不动不行了,东厂的曹化淳都亲自出马了。
那闻香教在这段时间内一定会有大动作。
最让苏老爷子难受的是,自己的儿子竟然也去了那边!
苏老爷子出城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