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终见长安
微微的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章 终见长安,春闺娇啼(H)高H产乳,微微的薇,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戏文不是说了么,汉高祖就靠一个沛县的人才就撑起整个大汉江山。
余员外不敢想余令今后会活出个什么样子。
但如果这次童考高中,那在屯子里也是唯一一个读书识字之人。
不说别的,有个红白喜事啥的余令去了也得坐高位。
那也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也能和衙门的官员说上话。
余员外不信余令不中。
余令还小,有多次试错的机会。
王秀才都快四十了,考了那么多次都没考上,不也在努力的去念书,努力的去参加考试么?
拜完祖宗,在老爹的带领下余令开始拜谢乡亲。
此时此刻余令终于明白,明白为什么在后世一个村里出了一个大学生,全村要锣鼓喧天的庆祝了。
“谢谢婶婶!”
“令哥高中啊!”
“谢谢刘叔!”
“令哥,昨晚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在修水渠,一道金光就从你家蹦出来了,这一次你一定行的!”
正常说话余令还能有问有答。
如果像这样神鬼托梦之言余令就招架不住了。
修个水渠妇人这么说,见个县令都有人说有紫光从北而来,在他们的眼里,官员那就不是人。
那就是文曲星下凡了。
如今要去考最初级的考试,金光出来了……
拜谢了乡亲的好意只有余令回到家开始最后的“临阵磨枪”。
厨娘挺着肚子给余令煮乡亲们送来的鸡蛋。
她说鸡蛋是福,多吃,就能把所有人的福气聚起来。
余令吃鸡蛋只吃蛋白,蛋黄全都塞到了厨娘的嘴里。
两个人都是偷偷的,就像当初厨娘偷偷的给余令塞梅子一样,属于两人的小秘密。
很温馨的小秘密。
余令哪会讨厌蛋黄。
如今的余令可以自豪的说,除了尖尖不吃,他什么都可以吃的下去。
能吃饱就不错了,根本没资格挑,就这样了,余令还总是饿。
“准考证”在供桌上供奉了五天,在第六天的时候它和余令一起出门了。
因为离长安有点远,余员外准备带着余令提前去长安。
离别之时,屯子里的人再次齐聚。
不会说场面话的他们用脚步来述说着祝福,足足送了五六里路。
本来只有一个屯子知道余令要去考试的。
他们这一嗓子喊出去,余令觉得最少七个村的人都知道自己去考一个童子试。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去考举人呢。
驴车往前,视野里的城墙越来越清晰,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多。
放眼望去可以说都是读书人,步行的,骑驴的,还有宁采臣那样打扮的……
余令是考童子试也就是最初级的。
余令不知道,这次来考试的还有比他考更高一级府试和院试的。
院试是三年之内有两次,所以人就显得多了。
王秀才在手札里说。
府试的报名,保结,还有考试的内容同县试差不多。
他还说院试的考试内容与府,县考试也大致相同。
他说,要尤其注重末场。
他说,如果在县考,府考,院考三次末场考试中,皆为头名,也就是案首。
那就是所有读书人的梦。
小三元。
(ps:大三元历史上有十四人,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朝一人,元朝一人,明清各两人,小三元大三元连中只有两人。)
余令很想成为第一名。
但这玩意不是想就能行的,考什么由县官决定,这由人来决定,那水分就大了。
余令虽然不是县令的学徒,但他已经通过艾主薄的口知道大概的考试内容了。
若是县令的亲眷……
他们是不是知道的更多一些。
余令晃了晃脑子,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袋外。
开始认真的打量着高大的长安城墙。
城墙上的灰虽然有点厚,但依旧高大。
墙根下有孩子在爬城墙,越是靠近,人也就越多,货郎,小吃摊……
像是庙会一样。
因为周围没有比它更高的建筑物存在,周围又空荡荡的一片,放眼望去还真是挺震撼人心的。
余令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进城看看。
进了城门,走过城墙下的甬道,长安城扑面而来。
满怀期待的余令呆呆地望着心心念了数年的长安城。
灰扑扑的街道,没有规则的屋舍,茅草屋,瓦舍。
透过灰尘,龙首原上的宫殿孤零零的站在那里。
烂怂大雁塔一柱擎天,和东南侧的小雁塔隔空相望。
眼前的长安城就像是迟暮的老人,步履蹒跚,行将就木……
余令把目光看向了钟楼,忍不住喃喃道:
“你没后世的漂亮……”
报时的钟声突然响起,厚重的钟声在须臾之间就穿透了长安城,又像是在回应余令说她不漂亮。
“保我高中……”
“咚~~~”
余令笑了,忍不住喃喃道:“我真的想好好地打扮你一下.....真的!”
“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