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载入县志,修建祠堂,侯府乳奴(一)古言,姜禾,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半个月后,君子六艺课程正式启动。

礼、乐、射、御、书、数,每样都接触过几次之后,沈淮才意识到,这些东西没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六艺中,‘礼’最受重视。

因为‘礼’在这个时代涵盖了各种礼仪规范,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等级制度的重要准则。

它可以渗透到各个阶层。

比如常见的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都属于‘礼’的范畴。

婚丧嫁娶沈淮很好理解,可听教授讲解‘祭祀’知识的时候,他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

因为祭祀的对象、规格、仪式有严格的规定。

而这些体系,是为那些有身份有地位之人服务的,等级制度十分森严。

‘乐’也不仅仅是音乐、诗歌、舞蹈等形式,它跟‘礼’是紧密连在一起的。

例如,在宫廷祭祀上,需演奏庄严肃穆的雅乐;在行军打仗上,有行军乐,以鼓乐为主,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效用。

还有‘数’,不单单指算术,还涉及天文历法等诸多领域的计算。

农业方面,计算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天文历法方面,通过计算来制定历法、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时间节点;建筑方面,有土石工程,体积计算等等。

了解君子六艺后,沈淮觉得自己太浅薄了。

“师兄,之前是我托大了。”

骑射课结束,沈淮对陶行简感慨,“像我们这样的出身,最不能碰的恰恰是‘乐’。”

不仅烧钱,也不够实用。

“那师弟有何打算?”

“夫子教什么,我便学什么。”沈淮哂笑了一下,“若是我们不能再进一步,君子六艺学的再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

对于沈淮的说法,陶行简很是赞同,“师弟知道吗,府试回来,我跟家里说我们去道观烧香,结果被我爹嘲讽了。

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

沈淮看过来,“陶叔怎么说?”

“我爹说,烧香拜佛只是求心里安慰,尤其是佛家说的什么众生平等,根本就是放屁。

我们生而为人,命运却大有不同。

有的人生来便是人中龙凤,锦衣玉食,受人尊崇;而有些人生来却吃不饱穿不暖,就像我们,想要改变命运,需要倾尽全家甚至全族之力。

即便成功,却是连人家的起点都不如。”

如那些贵族世家,即便不科举,也能得到庇荫。

只要家族势力足够大,六部随便进。

而这起点,却是他们无法企及的。

沈淮暗叹了一声,正要开口时,有听到陶行简说,“我之前总觉得我爹太偏激了,如今看来,是我太单纯了。”

“师兄,其实对我们而言,知道的少未必不是好事。”有些事,不能细想,沈淮干脆转移话题,“我们进县学是为了乡试,当务之急,是提升自己。”

沈淮说着,拉陶行简去藏书阁。

“听说最近来了一批新书,我们去看看吧,说不定有意外收获。”

确实有收获。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批新书是郡城知府通过募捐得到的,不仅青萍县的县学有,其他县也有。

书籍大多是四书五经,但注疏的版本都不一样。

“师弟,你看这是什么?”

突然间,陶行简拿着一本诗文惊呼道,“师弟,这不是你写的诗文吗,我记得这首诗是你县试之后,默写给夫子的。”

沈淮一看,还真是自己的诗文。

而且不仅一首。

他惊道,“我的诗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会不会是你中了小三元,有人去收集你的诗稿?”

“有可能。”

沈淮想了想,干脆拿着诗文集去找守阁人。

守阁人是一名告老返聘的老秀才,听到沈淮的问题,还一脸奇怪的看着他,“连中小三元者,县志单开一页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

沈淮摇头头,然后诚心请教,“还请老先生解惑。”

原来,连中小三元是要载入县志的。

这是极大的荣耀。

虽然县志无法跟史书比拟,却有异曲同工之妙。

按照老秀才的说法,你人都入县志了,你的诗文自然要流传出来,让大家知晓并宣扬。

“这是新修的县志,你可以拿去看看。”

接过县志,沈淮立即翻看。

真如老秀才所言,县志给他单开了一页,里面详细介绍了他的求学经历,就连他家种的黄芽菜、制作的腐乳、酿制的酒都有提到。

沈淮还看到启蒙恩师小魏夫子的名字,还有宴席当天提到的《齐民要术》也出现在里面。

看到这里,沈淮似乎懂了。

县志是知县直接编撰,或者是知县组织编撰的。

上面的内容,很真实。

看完自己的那页,沈淮又翻看其他内容,却意外看到了‘杨光耀’的名字。他是乡试解元,两榜进士,目前在南方的一个县做知县,正七品官员。

沈淮继续翻看。

除了在科举上颇有建树的人物,也记载了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

比如某年出现较大灾情,或者县内发生一些比较重大的案情,都会被记入县志里。

“师弟,你这下真的要流芳千古了。”陶行简兴奋道,“只要你日后考中举人,考中进士,外放为官,均被记录在县志里。

你看杨大人,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是日后他升了官,或者像裴公那样大有作为,咱们青萍县还要给他修建庙宇来纪念他。”

沈淮瞬间激动。

比他考中秀才的时候还要热血沸腾。

“老先生,这本县志我能借阅两天吗?”

“可以。”

登记后,沈淮离开藏书阁。

“师兄,我请你吃饭吧。”

“是该庆祝庆祝。”陶行简高兴道,“出去吃还是在宿舍小酌两杯?”

“在宿舍小酌吧。”到了宿舍,沈淮拿出一小坛梨花白出来,“就我们两个,不够热闹,我去隔壁叫我表哥过来,咱们三人喝两杯。”

沈淮去了隔壁,回来的时候,赵玉堂、秦靖西几人都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妈妈说她结扎了干了没事

山里的汉子

单亲父女的云雨生活小说

鲁镇闲人

军人野外吮她的花蒂H

凌轻诺

老公在洗澡我被公干日本

xRed

耕耘小侄女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摸鱼老蛤

扶着少夫人被老爷C

夙凤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