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五年发展计划
胖的很显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9章 五年发展计划,大明朝我救定了,康熙来了也不行,胖的很显眼,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79章 五年发展计划
朱慈炯在九月九日登基称帝之后,尚未细细品味九五至尊的滋味,便连轴转的忙碌起来。
先是和沙逊家族达成了密约,以所谓“应许之地”为诱饵,令其家族为大明在西洋的内应,并谋划将这个民族扔去北方那块黑土地上。
以他们民族特性,在大明的全力支持下,或许能给那个对土地最贪婪,前世给华夏造成最惨痛伤害的所谓战斗民族带来足够牵制。
其后朱慈炯又和一帮人细细研判倭国形势,定下了一整套的明暗策略,由各方势力逐次推行。
他还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接见了西洋、东洋和南洋各国、各势力的使者,或真或假的达成了一些“协议”。
每日晚间,便召集殷齐山、胡徽和杨起隆等人,根据所得的各方情报和大明利益,谋划这国安部在境外的各项阴私行动。
整整十余日之后,疲累万分的朱慈炯总算把大明对外诸事处理完毕,这才把目光转向了国内。
他当然深知,所有的谋划的成功终究要靠大明的国力,否则终究会成为镜花水月,给人徒增笑柄。
历经数十年的蛮族破坏,大明的经济和民生其实颇为艰难,尤其是华夏北地各省尤为如此,说是百废待兴亦不为过。
朱慈炯便召集已经准备月余的众臣,以首辅张煌言为首,另有张履祥、宋应星、陈永华、李时茂、付刚强和吕勇一众人商议大事。
张煌言近来愈发忧心忡忡,不仅忧虑大明的长治久安,更是痛惜底层百姓的艰难和困苦。
此时他便迫不及待的率先开口,不过声音却十分沉稳而坚定:
“天下初定,民生凋敝,首要之事,莫过于恢复农业生产。依臣之见,可依靠在安南获取的海量财富和物资,彻底完成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农民,先让百姓有田可耕。”
“大力修行水利水库,改善灌溉条件,推广良种,提高粮食产量。同时,继续推行轻徭薄役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如此,方能稳固国本。”
“田赋么,微臣谏言还是十税一便可,无偿徭役全部取消,当有工程之时,征召的百姓按市价给予补贴,百姓太苦了,该当略略松快些了。”
朱慈炯微微颔首,目光投向农学院院长张履祥:“张卿,你主管农事,对此有何见解?”
张履祥向前一步,恭敬说道:“陛下,首辅所言极是。臣以为,在推广良种方面,可派遣农官前往各地,指导百姓耕种。”
“农学院近些年在红薯、土豆、玉米和占城稻的改良行颇有成就,在堆肥、施肥和防止病害上也有一套法子,定能助百姓改善生活。”
“同时要鼓励各地百姓开垦荒地,对于开荒者,给予一定期限的免除田赋的优惠。在水利建设上,可组织各地青壮劳力,兴修水利工程,又能促进农业发展。”
朱慈炯点头赞许:“好,此事就交由户部和农院共同负责,务必在一年内初见成效。”
张煌言见国家根本的农事大政确定,心中便略略放松了一些,便鼓起余勇继续上奏道:
“陛下,乱世之后,教化尤为重要。老臣建议在全国推行新式教育,兴办学校,让百姓子弟皆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让他们有上升之阶。”
“还需在各地设立医馆,还需大力推行赤脚医生制度,深入乡村,让底层的百姓也有个地方治病疗伤,而不是无奈煎熬、等死。”
科学院老院长宋应星补充道:“陛下,新式教育不仅要教授四书五经,还应增设算学、格物等学科,培养实用人才。”
“在医疗方面么,可组织科学院的医官,编写通俗易懂的医书,让赤脚医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医术,给百姓略减伤痛。”
朱慈炯目光炯炯:“此事关乎国家未来,就由首辅牵头,科学院协助,尽快制定详细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