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贾芸
张一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贾芸,【红楼梦】逐回深度解读,张一疯,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红楼梦》与贾芸概述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活百态,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书中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贾芸便是其中一位独特的存在。贾芸是西廊下五嫂子的儿子,虽为贾府近支,算是主子少爷,但因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他在书中于第二十四回正式登场,当时贾宝玉对他的第一印象颇佳,因其“斯文清秀”,还戏称他像自己的儿子,贾芸便伶俐地认了宝玉为父。此后,为改善家境,他积极在贾府谋事,由此展开了一系列故事。
二、贾芸的人物形象
1.外貌与身份
贾芸生得眉清目秀,举止潇洒,颇具几分俊朗之气。书中虽未对其外貌进行大篇幅细致描绘,但从旁人的反应和寥寥数语中,能感受到他的风采。他是贾府玉字辈的子孙,不过其家族这一支已逐渐没落。他的父亲早亡,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在贾府众多子弟中,身份地位并不突出。这种身份背景使他在贾府中处于一种较为边缘的位置,既有着贾府子弟的名分,却又缺乏相应的权势和财富支持。然而,这也激发了他想要改变现状的决心,促使他努力去争取机会,在贾府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利益纠葛中奋力前行,试图凭借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
2.性格特点
(1)坚韧自强
贾芸身处家庭困境,父亲早亡,家族没落,经济上捉襟见肘。但他并未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展现出了坚韧自强的品质。在求职过程中,他四处碰壁却从未放弃。先是向贾宝玉寻求机会,虽未得到实质性的帮助,但他没有气馁。之后又转向贾琏,依旧未能成功谋得差事。然而,他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把目光投向了王熙凤。为了能在王熙凤那里求得一份工作,他不惜借贷买冰片、麝香孝敬她。这种在困境中不断努力、积极寻找出路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他的坚韧。他深知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家庭的现状和自己的命运,这种强烈的改变欲望促使他在面对一次次挫折时,依然能够咬牙坚持,不断尝试。他的坚韧自强源于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家庭的破败让他明白自己必须承担起振兴家族的重任,而对未来的憧憬则成为他不断前进的动力。
(2)聪明伶俐
贾芸的聪明伶俐在他的诸多行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认宝玉为父这一情节就充分展现了他的机智。他深知宝玉在贾府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认父这一方式拉近与宝玉的关系,不仅能在贾府中提升自己的存在感,还能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他对宝玉的奉承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过于谄媚,又能让宝玉心生欢喜。在求王熙凤办事时,他更是展现出了高超的说话艺术。他先是用巧妙的言辞夸赞王熙凤,说她“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让王熙凤心花怒放。接着又讲述自己为了孝敬她,四处借贷买冰片、麝香的事情,既显示出自己的诚意,又让王熙凤觉得他是个有孝心、有能力的人。这种聪明伶俐为他带来了不少好处,成功地谋得了在大观园种树的差事,让他有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也在贾府中逐渐站稳了脚跟。
(3)重情重义
贾芸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对母亲,他极为孝顺。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他始终把母亲的需求放在首位,努力让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在自己四处奔波求职的过程中,也不忘关心母亲的感受。对朋友,他真诚相待。在与朋友交往中,他总是尽力帮助朋友解决问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而他与小红的感情更是体现了他的重情重义。他们通过“手帕定情”,在贾府复杂的环境中相互倾心。贾芸对小红的感情真挚而热烈,在得知小红的心意后,他始终坚守这份感情。这种重情重义的品质影响着他的行为,让他在面对利益诱惑时,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原则和情感。他会为了保护自己在乎的人而努力奋斗,也会因为对他人的感情而做出一些看似冒险的决定。
(4)不骄不躁
贾芸成为领班后,并没有因为获得了一定的地位和权力而骄傲自满。他依然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在处理事务时,他公正公平,不偏袒任何人,赢得了下属的尊重和信任。他与同事们相处融洽,不会因为自己的地位提升而对他人颐指气使。这种不骄不躁的特质对他的人际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贾府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环境中,他的谦逊和稳重让他能够与不同阶层的人和谐相处。他不会因为一时的得意而得罪他人,也不会因为地位的变化而失去朋友。这使得他在贾府中拥有了良好的口碑,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贾芸的人生经历
1.家庭困境与求职之路
(5)家庭困境
贾芸所处的家庭已然破败不堪。父亲早早离世,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经济来源也随之断绝。家中的产业逐渐凋零,生活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境地。日常开销都成了难题,更别提维持家族往日的体面。家中的房屋年久失修,家具也陈旧简陋。在贾府这个奢华的环境中,他的家庭显得格外寒酸。这种破败的家庭状况让贾芸内心充满了无奈和不甘。他看着周围其他贾府子弟过着富足无忧的生活,而自己却要为生计发愁,强烈的落差感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决心。他深知只有自己努力奋斗,才能让家庭摆脱困境,重新恢复往日的荣光。
(6)求职碰壁
贾芸首先将求职的希望寄托在了贾宝玉身上。他精心准备,带着讨好的心思去见宝玉。见到宝玉后,他极尽奉承之能事,一口一个“父亲”叫得极为亲热,试图拉近与宝玉的关系,从而获得一份差事。然而,宝玉本就是个不谙世事、只知在脂粉堆里厮混的公子哥,对贾芸的求职之事并未放在心上。他只是随口敷衍,并未给予实质性的帮助。贾芸满心期待而来,却失望而归。这次失败的原因在于他找错了人,宝玉在贾府虽受宠爱,但并无实际的权力安排差事。贾芸的心理从满怀希望逐渐变得失落,但他并未就此放弃。
接着,贾芸又转向贾琏求职。他找到贾琏,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想要谋个差事的想法。贾琏当时答应得很爽快,说有合适的机会一定想着他。贾芸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每日都盼着贾琏的消息。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却始终没有动静。后来他才知道,贾琏虽然答应了他,但并没有真正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而且贾琏本身在安排差事上也受到诸多限制。这次失败的原因一方面是贾琏的敷衍,另一方面是贾府内部权力斗争复杂,贾琏无法随心所欲地安排人员。贾芸得知真相后,内心充满了愤怒和无奈,但他的斗志并未被磨灭,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求职的决心。
(7)成功谋职
贾芸把目光投向了王熙凤。他深知王熙凤在贾府掌握着实权,要想谋得差事,必须得到她的认可。为了能打动王熙凤,他四处借贷,买了冰片、麝香等珍贵物品作为礼物。见到王熙凤后,他先是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用巧妙的言辞夸赞王熙凤:“婶子身子生得单弱,事情又多,亏婶子好大精神,竟料理得周周全全。要是差一点儿的,早累得不知怎么样呢。”这番话既表达了对王熙凤能力的钦佩,又关心了她的身体,让王熙凤心里十分受用。
接着,贾芸讲述自己为了买这些礼物,跑了多少地方,费了多少心思,强调自己的诚意。他说:“我知道婶子是最疼人的,我就是想尽点孝心,让婶子知道我是个有心的人。”王熙凤听了,觉得他既懂事又有能力。贾芸还巧妙地提及自己在外面也有一些人脉和资源,能够把差事办好。
王熙凤之所以给予贾芸差事,一方面是被他的礼物和言辞打动,觉得他是个会办事、懂规矩的人;另一方面,也想通过给贾芸差事,显示自己在贾府的权威和慷慨。最终,贾芸成功谋得了在大观园种树的差事,开启了他在贾府新的生活篇章。
2.感情经历
(8)与小红相识
贾芸与小红的相识颇具戏剧性。当时,贾芸为谋差事在贾府中四处奔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园子里遇到了小红。小红本是怡红院的一个小丫鬟,容貌俏丽,聪明伶俐,只是在贾府众多丫鬟中尚未崭露头角。
那日,贾芸在园子里徘徊,小红正从那边走来。两人目光交汇,瞬间都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小红见贾芸眉清目秀、举止不凡,心中不禁暗暗留意;贾芸也被小红的灵动俏皮所吸引。此后,他们又有了几次不经意的相遇,彼此的印象逐渐加深。
真正让他们感情有了实质性进展的是“手帕定情”的情节。一次,小红在园子里遗落了自己的手帕,恰好被贾芸捡到。贾芸认出这是小红的手帕,便有心留下作为纪念。后来,他通过坠儿之手,将自己的手帕换给了小红。小红看到贾芸的手帕,心中明白这其中的情意,也默认了这份心意。从此,两人以手帕为信物,定下了彼此的感情。
他们相识的背景是贾府这个复杂的大家庭。在贾府中,等级森严,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小红作为丫鬟,身处底层,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贾芸虽是贾府子弟,但家族没落,也急需寻找机会重振家业。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相遇如同黑暗中的一丝光亮,给彼此带来了温暖和希望,也让他们在困境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9)感情发展
自“手帕定情”后,贾芸与小红的感情在贾府的经历中不断发展。在贾府这个充满勾心斗角和利益纷争的地方,他们的感情显得格外珍贵。
小红在怡红院的日子并不好过,时常受到其他丫鬟的排挤和刁难。贾芸得知后,虽不能直接为她出头,但总会在暗中关心她,给她鼓励和支持。他会通过坠儿传递一些贴心的话语,让小红感受到他的爱意从未改变。而小红也在贾芸谋职的过程中,给予他精神上的鼓舞。当贾芸求职碰壁时,小红会安慰他,相信他一定能成功。这种相互的支持让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在贾府中的接触也逐渐增多。有时,他们会在园子里偷偷见面,倾诉彼此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在这些短暂的相聚中,他们忘却了周围的烦恼和压力,只沉浸在彼此的爱意中。
他们的感情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小红来说,贾芸的爱让她有了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不再害怕被人欺负。她变得更加坚强和自信,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希望能与贾芸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对于贾芸而言,小红的鼓励成为了他奋斗的动力。他更加努力地工作,想要在贾府中站稳脚跟,给小红一个安稳的生活。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他们的感情如同两颗相互依偎的星星,照亮了彼此前行的道路。
3.贾府败落后的作为
(10)仗义探庵
贾府一朝倾覆,往日的繁华如过眼云烟,树倒猢狲散,众人皆作鸟兽散。然而,贾芸却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仗义之举。依据脂批和主流红学界观点,在贾府败落后,他毅然前往狱神庙探望王熙凤和贾宝玉。
彼时的狱神庙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王熙凤曾经在贾府呼风唤雨,如今却沦为阶下囚,形容憔悴,不复往日的风采。贾宝玉也失去了往日的富贵尊荣,眼神中满是迷茫和失落。贾芸的到来,如同黑暗中一道温暖的光,给他们带来了一丝慰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