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雷群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AI觉醒!战力倍增!,重生缔造科技帝国,吃瓜雷群众,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地下基地的核心区域,一间温度和湿度被精确控制的、泛着金属冷光的房间内,凌霄正独自站在一排排整齐排列、闪烁着幽蓝色指示灯的服务器机柜前。
这里,就是他为即将诞生的“智能”准备的巢穴。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道和几乎听不见的低频电流声。与地上实验室的热火朝天不同,这里只有绝对的安静和秩序,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科技神殿。
凌霄的目光聚焦在面前一个独立的、造型明显不同于其他服务器的黑色立方体设备上。它的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多余的接口或按钮,只有中心处一个不断明灭的、如同呼吸般的白色光点。
这,就是承载“盘古”AI核心代码的主机。
【系统,确认最终部署环境。开始载入‘盘古’核心代码。】凌霄在脑海中下达指令。
【环境确认无误。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盘古’核心代码开始载入… 预计时间:5分钟。载入过程将消耗bUG积分:5000点。】
凌霄毫不犹豫地确认。五千点bUG积分,足以兑换这个时代任何一项顶尖技术的完整资料,甚至更多。但为了“盘古”,这一切都值得。
他能清晰地“看”到,一股无形的数据流,正通过系统的神秘链接,源源不断地注入那台黑色立方体主机之中。
随着代码的载入,整个房间的设备指示灯开始以一种特定的、富有韵律的频率同步闪烁起来。服务器机柜运行的嗡鸣声逐渐增大,音调也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仿佛一首正在谱写的、属于数字生命的乐章。空气中的静电感也愈发明显,甚至能让凌霄手臂上的汗毛微微竖起。
“盘古…根据系统资料库的描述,它属于弱人工智能范畴,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和情感,更像是一个超级进化版的专家系统和计算平台。”凌霄眼神平静,内心却在飞速思考,“但即便如此,它处理信息、模拟推演、逻辑运算的能力,也足以碾压这个时代所有的超级计算机。有了它的辅助,星辰科技的研发效率,将真正实现指数级的跃升。”
“当然,风险也必须提前防范。”他暗自补充,“系统兑换的AI都自带底层安全协议和最高权限锁定,理论上不会失控。但未来如果我自己尝试创造强人工智能,就必须更加谨慎,伦理和控制是永远不能触碰的红线。”
五分钟的时间,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
终于,当最后一段核心代码载入完成,整个机房的嗡鸣声和指示灯闪烁骤然停止!
一切都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只有那台黑色立方体主机中心的光点,猛地绽放出一团耀眼的白光,随后迅速收敛,稳定下来,变成了一个由无数光点组成的、缓缓旋转的太极图案。
同时,凌霄面前的主控制光幕上,也浮现出一行简洁的、充满力量感的汉字:
`盘古系统已上线。等待指令。`
凌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星辰科技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大脑”。
第二天,凌霄以“参观公司最新引进的超级计算设备”为名,将钟世诚以及另外三位他亲自挑选的、绝对可靠的核心技术骨干,带到了地下基地一个特定的、经过伪装的“计算中心”——实际上是“盘古”AI系统的一个交互界面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高性能计算机房,只是设备更新一些,屏幕更大一些。
钟叔等人好奇地打量着四周,他们之前虽然也被凌霄以各种理由带到过地下基地的某些外围区域进行“特殊实验”,但像这样直接接触核心“设备”还是第一次。
“诸位,”凌霄站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微笑着开口,“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星辰科技投入巨资,秘密引进并调试完成的超级辅助计算系统,我给它取名为——盘古。”
他刻意模糊了“人工智能”的概念,用“辅助计算系统”来降低理解门槛和可能引起的恐慌。
“超级辅助计算系统?”钟叔等人面面相觑,虽然之前已经对凌总层出不穷的“黑科技”有所免疫,但“超级”二字还是让他们心头一跳。
“它能做什么?”钟叔忍不住问道,眼神中充满了好奇。
“能做的很多。”凌霄神秘一笑,走到控制台前,“比如,解决一些我们目前遇到的难题。”
他调出了之前困扰王工团队许久的那个新材料配比优化问题的数据模型。
“王工,你们之前为了找到最优配比,进行了多少次实验?”凌霄问道。
负责材料的王工想了想,苦笑道:“至少上千次了,模拟运算也跑了几十轮,但效果总是不理想,最好的结果离设计目标还差一截。”
“好。”凌霄点点头,对着空气说道(实际上是激活了语音指令):“盘古,分析材料cm-734的实验数据,结合目标性能要求,在三分钟内,给出最优配比方案及理论性能预测。”
“指令已接收。开始分析…” 一个平静、毫无感情波动的电子合成音,突然从房间顶部的扬声器中传出。
钟叔等人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天花板!
“这…这计算机还会说话?”李浩结结巴巴地问道,眼睛瞪得溜圆。
没等凌霄回答,巨大的显示屏上,数据如同瀑布般疯狂滚动!无数的分子结构模型、性能曲线、模拟运算过程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闪过!
仅仅过了一分多钟,屏幕上的数据流骤然停止,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清晰简洁的报告:
`最优配比方案已生成(方案编号 pangu-m-001)。预计性能:强度提升18.7%,韧性提升25.3%,成本降低4.1%。模拟置信度:99.97%。`
报告下方,还附带了详细的配比参数、工艺建议以及模拟的性能曲线图。
整个实验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