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4章 自然灾害,星空的奇异之旅,重复阅读,爱尚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184章 自然灾害
开采露天矿藏是最容易开采的,只要把矿石挖起来然后装车就行。矿洞中挖矿,是需要边挖矿,边固定矿洞周围的墙壁,避免矿洞在开采的过程中坍塌。
李月站在东侧的山顶上,这个位置可以轻松看到整片露天矿区。在她的眼中一片直径100公里的巨大露天矿区。矿区内上千的雷猿在川流不息的忙碌。
李月简单的查看一阵后,就决定建立一条铁路专线来确保矿物能更快的运送到熔炼区。她按照计算,何况就测算出火车站的位置,然后她指挥身边跟随的雷猿前往施工。
地铁都能应付的情况下,铁路自然也不是问题。公路是用来通行的,运输大量物资还是火车更加方便。露天矿场距离群山地区有几百公里的距离。
主干道此时已经修建上千公里,还在继续向远处修建。每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雷猿小村落。修路的雷猿都住在这些村庄中。公路向前修筑一段时间,雷猿会就近建造一座村落。
他们之前建立的村落会被废弃,陆续会有新的雷猿过来居住。这些村庄会缓慢的继续发展。铁路的修建就是地铁的复制,唯一不同的是铁路的照明通过路灯来实现。
说到底,1号星、2号星是有星巢基地的科技支持,不是真正的原始文明可以比拟的。先进的技术可以让开发行星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很多关键技术都可以省略研发过程。
只要制造要求达标,这些技术就可以直接变现,给开发带来便利。有了大量的露天矿藏,金属的产出数量开始增加。这么多的金属矿,足够使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看着山下的全地形车,李月有些怀念停在2号星海底的星梭号。没办法,她是通过传送门回来的,目前没有飞船可以使用。此时她开始考虑制造一架飞行器。
有反重力的支持,制造飞行器非常容易。星巢基地的反重力技术就是控制引力子的密度。这种方式既可以进入超空间,也可以控制引力大小。
引力作用是相互的,物体越大引力就越多,最少在行星这种级别表现的特别明显,根据星巢基地的记录,引力子密度越大,产生的引力就越大。
飞行器的长方形底座就是这种反重力装置,上面再套上一个长方体外壳就成了飞行器。为了更加美观,外壳还特意去掉棱角,变得圆润柔和。
飞行器的前方是一个玻璃窗,然后是控制器。控制器能控制反重力装置的反重力强度,强度越大飞的越高。飞行器的尾部和侧翼还有几个喷口。
粒子发动机的类似吹风机,只不过是用电磁力喷射粒子。1立方厘米就有用不完的粒子。一个超微型聚变发电机就可以提供用之不竭的安全电能。
飞行器是按照行星内设计的,简陋的四处漏风的外壳,连高空都去不了。超过几百米,飞行器上的供热装置就无法提供足够的热量,巨大的风压变化也会让乘员非常难受。
载具公司除了反重力装置都能提供。为此李月特意建立一个反重力装置的工厂。用立体打印技术,加上足够的金属,很快就会有无数的立体打印设备可以使用。
金属立体打印设备可以打印任何零件,原理就是从6个方向同时挤压形成需要的工件。制造反重力装置的工厂完成后,飞行器的数量就开始增加。
1号行星有了飞行器,继续稳定发展。原来是需要修建道路才能到达相应区域。有了飞行器可以直接飞向想去的地方。飞行器上雷猿眼神犀利的四处巡视。
找到湖泊后,飞行器就会降落,然后就近取材开始建立村落。有淡水就能维持生存,食物通过运输也能完成。好在有湖泊的地方比如有树木。
一架飞行器能装6名雷猿,10架飞行器就能运来50人。一个村落50到100人就可以运转。李月也不要求每个村落都满员。李月只要把一定数量的雷猿带到相应位置自行发展就行。
1号星上陆地海洋面积相同,更多的是湖泊。开始的时候雷猿的生存空间比较少,有了飞行器,雷猿的生存空间就可以快速扩展到所有湖泊附近。
每天1千雷猿都可以分散到20个区域,如此快速的分散到大量的区域。接下来就可以慢慢的等待,分散到整颗行星后,雷猿的生存空间极大自然可以更快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